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科普 > 肝病危害 > 乙肝病毒如何导致肝炎发作及发展至肝硬化、肝癌

乙肝病毒如何导致肝炎发作及发展至肝硬化、肝癌

2018-04-04 来源:肝病中心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致使病变的肝细胞产生或释放大量正常或异常的蛋白质,进一步促使免疫损害加重,使病情不断发展。

目前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有乙肝病毒感染、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素及化学致癌物以及酗酒等。有资料表明,我国肝癌患者中约95%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史。因此,有理由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

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致使病变的肝细胞产生或释放大量正常或异常的蛋白质,进一步促使免疫损害加重,使病情不断发展。首先,体液免疫反应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体内发生HBV感染后,可以产生各种抗原,这些抗原激发机体免疫系统而产生相应的抗体,如抗-HBs,抗-HBc,抗-HBe,抗-HBs1,抗-HBs2和抗-HBx等。这些抗体能对血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反应加以杀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大多位于胞浆内(HBcAg主要位于核内),部分亦位于胞膜上及核内。因此在抗原抗体发生免疫反应过程中,受病毒感染过的肝细胞亦遭到攻击,使肝细胞受到损害。其次,细胞免疫反应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认为,细胞免疫反应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引起肝细胞损害的主要机理。细胞免疫反应是通过杀伤性T细胞(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而发生。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肝细胞会产生一系列靶细胞抗原,包括HBsAg,HBcAg,pre–S1,pre-S2及LSP(肝细胞膜脂蛋白)等,免疫细胞通过细胞毒效应特异性识别破坏感染的肝细胞,引起肝炎发作。另外,肝炎患者病毒性损伤可释放肝特异抗原,使宿主致敏,并使肝损伤持续存在。因此,自身免疫反应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中国HBV是引起肝硬变的主要原因。HBV感染引起乙型肝炎,部分病例变成慢性活动性肝炎,进而转变成肝硬变。
 
其中大部分为门脉性肝硬变(小结节型肝硬变),小部分为坏死后性肝硬变(大结节型肝硬变)。肝硬变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机体免疫机能不足,不能将HBV完全杀灭和排除。在机体内HBV不断复制繁殖,并通过免疫机制使肝细胞反复遭受破坏,以及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纤维组织不断增生,形成纤维隔,致使正常的肝小叶结构破坏,最后形成肝硬变。
 
大多数肝癌病合并有肝硬变,部分肝硬变病人可发展为肝癌,这一事实早已被人们所注意。
 
大多数报道肝癌合并肝硬变为80%~90%。目前,HBV致癌的分子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其致癌作用可能有两个模式:一是病毒的癌基因模式,即机体感染HBV后,HBV将其本身的基因掺入到肝细胞核内,和宿主细胞基因发生整合,从而使正常的肝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另一个是细胞癌基因模式,即病毒DNA整合人宿主细胞DNA或与DNA发生重排,产生HBV激活的基因或激活细胞的原癌基因,进而导致细胞的转化,最终发生肝癌。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