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乙肝 > 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

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

2018-03-12 来源:乙型肝炎防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乙肝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只有很轻或没有肝纤维化进展,而免疫清除期是肝炎慢性化和向肝硬化进展的高发时期。持续高病毒水平与肝硬化累计发生率相关。

乙型肝炎的病程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人体感染HBV后是否发病及如何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染时间。我国大部分(约80%)感染者始于婴儿期,其病程可长达数十年之久。

人类可以在婴幼儿期或青少年和成年期感染乙肝病毒。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的疾病进程一般可人为地划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和再活动期。

免疫耐受期:由于婴幼儿时期人体免疫功能没有完全发育,他们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与乙肝病毒处于“和平共处”阶段,此时期被感染者的血液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水平较高,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正常,肝脏组织学没有明显的病变,被感染者也没有任何不适。此时期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临床上称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此时期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免疫清除期:到了20~30岁时,机体免疫功能发育完全,开始清除肝细胞中的乙肝病毒,此时期血液中乙肝病毒水平较免疫耐受期有所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持续或间接升高,肝脏中有中度或严重炎症坏死,肝纤维化可快速进展,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衰竭。临床上称为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此时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当机体的免疫力超过乙肝病毒时,乙肝病毒被机体免疫控制,此时期血液中e抗原转阴,e抗体转阳,乙肝病毒可持续检测不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正常,肝脏无炎症或仅有轻度炎症。由于机体自发的免疫控制(不是通过抗病毒治疗)使e抗原转为阴性,e抗体转为阳性的年发生率为2%~15%。在一些乙肝病毒持续检测不到的数年的病人,自发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为阴性,且表面抗体转为阳性的发生率为1%~3%/年。临床上称为非活动或低(非)复制状态,此时期也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再活动期:部分处于非活动期或低(非)复制期的病人,可能出现1次或数次的肝炎发作,多数表现为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血液中乙肝病毒水平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持续或反复异常。这些病人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临床上称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此时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乙肝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只有很轻或没有肝纤维化进展,而免疫清除期是肝炎慢性化和向肝硬化进展的高发时期。持续高病毒水平与肝硬化累计发生率相关。

并不是所有感染乙肝病毒者都会经过以上4个期。新生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仅少数(约5%)可自发清除病毒,而多数有较长的免疫耐受期,然后进入免疫清除期;但青少年和成年时期感染乙肝病毒,多无免疫耐受期,而直接进入免疫清除期,他们中大部分(90%~95%)可自发清除病毒,少数(5%~10%)可发展为HBeAg阳性慢性乙肝。

目前80%的慢性乙肝都有婴幼儿感染史。刚出生的婴儿身体处于免疫耐受期,感染乙肝病毒后免疫系统无法识别,病毒会在体内长期潜伏,从而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研究表明,胎儿、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90%~95%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期感染乙肝病毒后,20%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3%~6%会发展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患者如果体质较差,机体的免疫能力不足,或者免疫系统不健全,在感染乙肝病毒时,无法及时将病毒清除,体内免疫反应处于与病毒长期抗争状态,就会发展成慢性乙肝。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