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其他肝病 > 难以察觉的“肝脏杀手”—自免肝

难以察觉的“肝脏杀手”—自免肝

2017-08-25 来源:爱肝一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所谓自免肝就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简称,它主要包括三种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以肝胆损伤为主的疾病,即: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重叠综合征。

  案例分享

  40岁的李女士是一公司员工,前些天,她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体检,被查出肝功能明显异常。李女士很吃惊,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肝功能却“一塌糊涂”。后来,李女士去医院复诊。然而,一系列检查做下来,除了肝功异常外,其他检查指标:如肝炎病毒、肝脏超声等,都是正常的。李女士就想,既然不是病毒性肝炎,那么自己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何在?为了查明病因,李女士做了多次检查,最终被确诊为免疫性肝病。听到这个“闻所未闻”的病名,李女士彻底没了方向,不知道这病严不严重,该怎么治疗,是否能治愈?

  近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以肝炎病毒(如甲、乙、丙型肝炎病毒等)所引起的肝功异常大家都比较熟知,然而还有很多肝功能反复异常的患者并非是肝炎病毒所导致,此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这类患者做一次免疫功能检查,排除一种难以察觉、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的肝脏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病。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呢?

  所谓自免肝就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简称,它主要包括三种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以肝胆损伤为主的疾病,即: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重叠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就是因为免疫系统发生了紊乱,错误地攻击了自身的肝细胞,从而造成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升高,肝功能受损。

  下面随小编来认识下这个隐匿的肝脏杀手

  1、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特征: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易变肝硬化

  常导致严重的肝炎,并可快速进展至肝硬化。约30%的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出现肝硬化。超过40%的患者至少并发一种免疫性疾病(最主要的是甲状腺疾病或类风湿关节炎)。

  半数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起病隐匿,最常见的症状是嗜睡或极度疲劳不适。10%~20%的患者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仅在体检时意外发现血清转氨酶升高。有些患者的首发症状可能仅仅是关节炎或皮疹,最初常就诊于风湿科或皮肤科。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典型血清生化表现为肝炎性改变,血清转氨酶(AST、ALT)水平和胆红素浓度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正常或轻微升高,以及因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引起的高M球蛋白血症。

  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特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以“胆汁淤积”为特征

  其自然演变史是一个缓慢的伴有肝损害、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进行性胆汁淤积过程。本病通常影响中老年妇女,90%~95%的患者是女性,发病年龄通常在30~65岁。

  典型症状是疲劳和瘙痒,皮肤抓痕、黄疸,以及肝脾肿多见。大多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可以通过升高的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确立诊断。通常,血清AMA阳性见于90%~95%的病例,肝穿刺活检有助于确诊。

  特别提醒:虽然这个病的名字里带有“肝硬化”,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已经进展到了肝硬化的程度。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特征:好发于儿童和男性,以“胆汁淤积”为特征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也是一种进展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多数患者为儿童和年轻男性(由于本病多发于白种人群,故仅作简略介绍),大多数病例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若出现无法解释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或轻微的黄疸,应联想到该病的可能,进一步作胆管造影(如ERCP检查),以便及早确诊。

  4、重叠综合征

  由于部分患者同时具有PBC或PSC和AIH两种疾病特征情况,这称之为重叠综合征。对于AIH和PBC重叠的患者,治疗应答主要依赖于AIH—PBC重叠中占优势的部分,对于AIH和PSC的重叠治疗上无确切疗效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可能使部分患者获得血清学和组织学上的改善,对于PBC和PSC的重叠,在进展期病例,需要采取个体化治疗,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整治疗。

  对于自免肝来说,鉴别诊断是第一位,其次是根据诊断进行相应的治疗,治疗方式并不是十分复杂,最主要的是需要长期维持,严格遵医嘱执行,切勿擅自决定治疗周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