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虚体质
1特征
(1)形体:肌肉松软;
(2)心理: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
(3)常见:气短懒言,语声低怯,精神不振,肢体容易疲乏,容易出汗;
(4)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
2成因
(1)先天禀赋不足;
(2)后天失养(厌食、偏食、大病久病过后、元气大伤)。
3易感病
(1)感冒;
(2)内脏下垂。
4体质调理
(1)饮食调理:多吃补气益气、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如:大枣、山药、龙眼肉、莲子、薏苡仁、芡实、黄芪、党参、白扁豆、粳米等;忌食生冷性凉、油腻厚味等耗伤脾胃的食物,如:西瓜、香瓜、水梨、香蕉、黄瓜、苦瓜、空心菜、筊白、笋、蚌类等。
药膳:山药、莲子、薏苡仁、党参煲排骨。
(2)适量运动:气虚体质易出现肌肉松软、倦怠乏力、不喜运动、抵抗力弱,因此生活调摄方面要做到,起居有规律,谨避风寒之邪,“劳则气耗”,不适合激烈、长时间的运动,以免耗伤正气。
适合运动:散步、慢跑。
二.阴虚体质
1特征
(1)形体:体形瘦长;
(2)心理:性格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3)常见:手足心热,平素容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
2成因
(1)先天禀赋不足;
(2)后天失养(纵欲耗精,积劳阴亏,或曾患出血性疾病)。
3易感病
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
4体质调理
(1)饮食调理:可多食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赤小豆、海蜇、荸荠、芝麻、百合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之品。
药膳:熟地10g、麦冬10g、百合10g、玉竹煲鸡。
(2)起居睡眠:起居应有规律,居住环境宜安静,睡前不要饮茶、锻炼和玩游戏。可早睡早起,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戒烟酒,防止热毒伤阴。
(3)体育锻炼: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练习,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动静结合的传统健身项目。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皮肤干燥甚者,可多游泳。不宜洗桑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