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怎样开导抑郁症病人

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本人承受着精神甚至躯体的极大痛苦,影响生活治疗,影响患者的家庭或者职业功能,并且抑郁症自杀风险很高

治疗精神病的民间偏方

精神病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患者在患病后要尽早的治疗,不要忽视任何细节。在我国,至今流传着不少治疗精神病的民间偏方。

最新发布
2018-05-31

精神科药片怎么掰?这四个要点需要了解

片剂无对应规格时,口服液剂型可作为替代选项。国内拥有口服液剂型的精神科药物相对较少,而国外相对较多。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患者选择了切割药片。

2018-05-31

双相障碍:哪些苯二氮?更容易陷入长期使用?

本项研究显示,新开始使用苯二氮?/Z药的双相障碍患者中,有五分之一发展为长期使用;其中,某些特定种类的药物尤其容易陷入长期使用,如氯硝西泮及阿普唑仑。

2018-05-31

联合艾氯胺酮: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新希望?

首先,还是要强调正确诊断的重要性,比如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的鉴别,比如真性痴呆和假性痴呆的鉴别,一旦诊断错误,治疗就很难奏效。

2018-05-31

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可使用哪些药物?

失眠的药物治疗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维持时间和剂量。若连续治疗超过4周疗效不佳则需重新评估,必要时请相关专科会诊,变更治疗方案或者根据患者睡眠改善状况适时采用按需服用原则。

2018-05-31

调整抗抑郁治疗:这些问题需要注意

成功调整抗抑郁治疗的关键之一,在于医患围绕治疗目标进行有效的沟通。医生应基于循证学证据给出现实的目标并与患者交流,而患者则需要明确自己心目中成功的抗抑郁治疗是怎样的。

2018-05-31

抗抑郁药的有效率是多少?不要告诉抑郁患者

首先,NNTs反映的往往是抗抑郁药相比于安慰剂的优势。随机对照研究中,受试者得到了来自研究人员的相当可观的心理关注及支持,导致抗抑郁药相对吃亏,效应值较小。

2018-05-31

针灸治抑郁,靠谱吗?

基于极低质量的证据,在减轻抑郁症状方面,联用针刺治疗的效果相当显著(SMD-1.15,95%CI-1.63~-0.66,11项研究,755名受试者)。使用不同的针刺治疗形式时,研究结果差异很大。

2018-05-31

警惕抗精神病药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

研究者指出,相当一部分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存在未被识别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而常用抗精神病药可能与这一人群fT4水平的降低有关,值得重视。

2018-05-31

拉莫三嗪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疗效

研究者指出,临床中面对BPD患者,医生往往会感到压力。在缺乏明确药物治疗证据的情况下,非药物治疗或许可以考虑。例如,灌输希望等一般性的因素可能与12周时所观察到的症状改善有关。

2018-05-31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vs.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EPS发生率较低,且药物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药物选择的过程中应结合其引起高催乳素血症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的程度不同,选择最适当的药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