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强迫抑郁 > 抑郁症 这些误区你要知道

抑郁症 这些误区你要知道

2018-06-09 来源:济南远大脑康精神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国外有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症父母所生的孩子抑郁症的患病风险是非抑郁症父母的两倍。张璐璐表示,虽然抑郁症有遗传风险,但并不是代表父亲或者母亲有抑郁症,这个个体就百分之百会有抑郁症。

抑郁症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对其造成精神痛苦,最坏后果是导致自杀行为,这也是目前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抑郁症是可以被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然而临床上多数人因不了解抑郁症而产生一些误区,以致于病情越来越严重。

误区一:情绪改善就随便停药

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只要患者抑郁情绪改善了,就自己终止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实际上按照国际的治疗指南来说,抑郁症是一个全程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维持期、巩固期的治疗。通常一般急性期的治疗是6-8周。

他强调,抑郁症并非单纯想不开,而是患者大脑发生器质性改变,像五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出现下降,神经细胞之间信号传递出现问题,导致控制情绪、认知、躯体功能的各个神经环路出现问题。如果我们不用药物去补充替代这些化学物质,做再多的心理治疗也不能缓解症状。

所以,对于首发的患者,他全程治疗时间应该是在两年左右。对于复发两次以上的患者,全程治疗时间应该是在两三年。对于复发了三次或者是三次以上的患者,基本上就是长期用药,甚至终身用药。“早发现早治疗,复发率越低”。

误区二:当玻璃人一样百般迁就

一旦家里有人被确诊为抑郁症,家人就把患者当“水晶玻璃人”,患者想怎么样,家属就依着他怎么样。他做得不对的地方,家人根本不敢去纠正他。

抑郁症患者行为的纠正,除了医生之外也需要家人的积极参与。譬如说要改变一个人的动力,除了药物基础的治疗方式之外,行为的纠正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也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譬如说多一点督促他,把他推到社会上去。不要每天由着他睡到11点钟,而该给他制定一个规定,帮助培养相对比较规律的生活作息的习惯。包括他的生活和社交活动等,例如学生课外活动的安排,成人利用业余的时间与朋友聊天、聚餐。

误区三:抑郁症患者不可以生孩子

抑郁症患者女性和男性的比例大概是2:1。患上抑郁症的女性普遍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患上抑郁症,说到生孩子就有点怕。

国外有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症父母所生的孩子抑郁症的患病风险是非抑郁症父母的两倍。张璐璐表示,虽然抑郁症有遗传风险,但并不是代表父亲或者母亲有抑郁症,这个个体就百分之百会有抑郁症。只是说他的遗传风险会比父母生物学正常的人群来说偏高一些。只需与医生商量,停药后一样能怀孕生孩子。

误区四:不愿意住院治疗

有一个抑郁症的女孩,她读的是重点高中。她妈妈在她初二的阶段就发现她不愿说话,常躲在房间里哭,担心她是不是有抑郁症。但她爸爸非常排斥带她看心理医生,觉得这只不过是学习压力大造成的,所以一直拖,拖到高中。刚入学不久,她就出现了致伤的行为,对家里人完全的抗拒和排斥,在家里也不愿意上学,这时她爸爸才觉得需要看看精神心理科了。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