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情感障碍 > “离退休综合征”只是闹情绪吗?

“离退休综合征”只是闹情绪吗?

2018-05-29 来源:中科院老年心理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无力感、无用感和无助感容易导致老年人对未来感到失望,再加上身体逐渐老化,疾病增多,使某些老年人感到无望,甚至绝望。

离退休综合征,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行为的一种适应性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不同转折阶段,对于老年人来说,退休无疑是重要的一个阶段,意味着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在这一阶段,老年人的社会角色会发生重大变化,心理学脱离理论认为,离退休后,老年人将会逐渐地从社会交流和社会活动中脱离出来,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老年人减少他们的活动水平,减少与人交往,转而关注内心的生命体验,将使老年人过上一种平静而令人满意的晚年生活。而且,老年人主动地脱离社会,能使社会权力井然有序地实现交接,社会也不会因老年人的离去而功能受损。因此,老年人从社会主流生活中的脱离,无论是老年人自愿还是由社会原因而致,对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很多老年人因为不适应所谓“人走茶凉”的变化,在退休后的最初阶段或多或少会遇到各种心理障碍,严重者出现离退休综合征。据统计,约25%的离退休老年人有这种心理障碍。如何顺利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是社会和心理学界都需关注的焦点问题。

何为离退休综合征

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行为的一种适应性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老年人的离退休综合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异常反应。离退休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

无力感

虽然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还有能力,能继续胜任自己的工作,但是社会需要新陈代谢,同时法律又规定了公民要在一定年龄后退休,老年人面对“岁月不饶人”的现实也常感到无奈。

无用感

一些老年人在退休前事业有成,受人爱戴,而一旦退休,这些都成为过眼烟云。这样的心理反差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失落和无用的感觉。

无助感

离退休使得老年人的生活圈子逐渐缩小,社交范围变窄,朋友逐渐减少,往往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无望感

无力感、无用感和无助感容易导致老年人对未来感到失望,再加上身体逐渐老化,疾病增多,使某些老年人感到无望,甚至绝望。

造成这种离退休综合症的因素很多,原因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离退休前的心理准备不足。相当一部分老人在离退休前对日后的生活过分乐观,认为有能力应对日后相对轻松、舒适的生活。他们在心理上缺少一定准备的情况下进入离退休生活,较易在心理上出现大的落差,没有很好地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而导致产生茫然、空虚等心理。

第二、行为方式的改变明显慢于环境的改变。原有的人际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均在悄然变化,退休老人对这一变化的适应和调整能力不够,在由原来的工作角色向新的角色转变时,失去了工作角色是却不能找到新的适合自己的角色,因而发生生理、行为间的冲突,形成情感问题。

可见,“离退休综合征”不是简单的“闹情绪”,需要正确认识,正确应对,才能让退休老人顺利跨过这道坎。

如何应对、调适离退休后的心理

美国社会学家Atchley(1988)将退休视为一个过程,认为从准备退休到退休适应需经过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退休前期。个体意识到马上要接受退休的角色,开始注意到别人对他的看法,及幻想退休生活。

第二阶段:蜜月期。解脱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重获自由的喜悦,尝试过去想做而没有做的事。

第三阶段:醒悟期。部分个体发现不容易调适离退休后的生活转折,有些人在蜜月期结束后步调开始缓慢下来,或退休生活不如预期理想,将会产生失望、沮丧等情绪不稳的现象。

第四阶段:重新定位期。开始脱离幻想走向实际,重新寻找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第五阶段:稳定期。知道自己的期望、能力及限制在哪里,给予适当的期望,能自我满足、自我管理,并依自己能力去做事。

如果老年人能认识到退休的这五个阶段,对他们适应退休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