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精神障碍 > 关注老人抑郁

关注老人抑郁

2018-04-28 来源:喜恩精神专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而在参加高强度体力活动方面,农村老人则远高于城市老人,而且农村老人的高强度体力活动主要是工作需要,城市老人是锻炼需要。

78.9%的老人自报有医生诊断的慢性病

45.61%农村老人不参加社会活动

23.98%城市老人不参加社会活动

60岁以上老人中有24%的子女居住在外县市

60岁以上受访老人中,33.1%有程度较高的抑郁症状;65岁以上受访老人中,农村老人比城市老人抑郁风险更高……

近期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CHARLS)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老人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相较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受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农村和偏远地区老人甚至对抑郁没有概念。

多年来参与基线调查的CHARLS项目执行部主任岳也,在接受北京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身体健康隐患、子女的疏远、社交活动稀少、保险的差异等,都造成了老人尤其农村老人的心理状态堪忧。

过半老人自报健康“一般”

CHARLS项目是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持、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与北京大学团委共同执行的大型跨学科调查项目。CHARLS全国基线调查于2011年开展,每两年追踪一次,调查结束一年后,数据对学术界免费公开。CHARLS曾于2011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个县、450个社区(村)开展调查访问,至2015年全国追访时,其样本已覆盖总计1.24万户家庭中的2.3万名受访者。

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60岁以上老人自报健康“一般”的占53.7%,“不好”有19.5%,“好”有12%,“很好”有9.6%,“很不好”有5.2%。78.9%的60岁以上老人自报有医生诊断的慢性病。而且,老人健康状况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更加不容乐观。

过半老人与子女分开住

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60岁以上老人不跟子女同住,子女住在别的县/市的比例显著地从2011年的19%上升至2015年的24%。

子女陪伴在身边能更好地照料老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子女离开父母,而且越是经济落后地区,子女去外地打工的情况越明显。

近半农村老人少有社交

报告显示,45.61%的60岁以上农村老人不参加社会活动,在城市这个比例是23.98%。

而在参加高强度体力活动方面,农村老人则远高于城市老人,而且农村老人的高强度体力活动主要是工作需要,城市老人是锻炼需要。

生存压力导致身心俱疲

报告显示,我国社会保险覆盖在过去4年取得巨大进步,2015年覆盖率高达96%。但是,各种类型保险金差距较大,2015年,受访的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退休老人每年可领取近4万元退休金,企业职工有约2.8万退休金,但农村老人只有840元养老金。

专家建议子女近邻居住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赵耀辉教授在接受北京晚报记者采访时谈到,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比较晚,但是速度却很快,老龄化问题需要政策上的改善来提供帮助。

“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7%;预计到2026年,这个比例将达到14%。只用26年,这个速度非常快。”赵耀辉介绍,老龄化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离开父母到大城市发展,这造成老人得到关心和照料相对较难。“其实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老人独立居住是大趋势。但独立居住有照料难题,最佳安排是近邻居住。”

放开二胎政策,增加子女数量是缓解老龄化的方法之一。赵耀辉建议,现阶段,则可以鼓励父母随子女前往大城市居住。“让子女放弃城市中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工作机会,回到父母身边,相对来说更难一点。如果父母能跟随子女近邻居住,既方便照料,也能享受城市更丰富的保障资源。”

现在,医保报销还受区域限制较大,老人们离开县、离开省的报销比例都会降低。赵耀辉认为,如果将来可以实现更大区域内的统一报销,是给老人跟随子女近邻居住创造条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