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恐惧焦虑 > 社交媒体正在将“完美主义”塑造成我们的最大弱点

社交媒体正在将“完美主义”塑造成我们的最大弱点

2018-04-18 来源:ItGetsBrighter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完美主义使我们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并取得更高的成就。然而,完美主义者却又注定是失败的,因为我们总会自己设定人类无法达到的目标:非但达不到,还要遭受其伤害我们精神健康的折磨。
"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小到社团面试,大到职场面试,我们常常被问到这个问题。这是件很微妙的事情,我们都清楚的知道它是个陷阱,自然不会轻易回答说“有时我洗完澡要盯着手机刷俩小时才能穿好衣服”或“我在闲暇时间总精心编织着复仇的白日梦。”
 
这种时候,一个取巧的选择往往能给真实的自己套上光环--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从学生时代开始,伴随着对满分的极度渴求与对失败的恐惧,完美主义就如影随形。之后进入职场,带着些许焦虑,些许强迫,又变成了一个细节狂魔,不把工作做到最完美就绝不离开办公室。而现如今,又因为它的存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我们被束缚在一个相互致郁的游戏里。
 
这是一个不错的投机方式,但如果你是千禧一代(18-35岁),完美主义或许真的是你最大的弱点。
 
Thomas Curran和AndrewPHill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受访者正在经历“多维完美主义”(一种专注于实现不现实高预期的完美主义),又或是他们的焦虑水平有逐步增高的趋势。研究者将这种现象与二十多岁年轻人日益高发精神问题联系起来,包括进食障碍,焦虑和抑郁。换句话说,完美主义是弱点,是疾病之源。
 
而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存在让我们的这种弱点愈发顽固。研究发现,完美主义者很享受“身边的人都不如自己”的感觉,同时倾向于用尖刻的态度评判他们。社交媒体使这种嘲讽路径更便捷,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更为广泛。
 
任何有Instagram账号的人都可能受此影响。二十世纪末的时代精神鼓励我们:公共生活本质上是一场表演,而非一种参与。我们明白嫉妒他人时的感受,我们嫉妒他人的庆典、他人的成就,又或是他人的假期生活,而我们那渴望证明自己的强烈愿望又一次次将我们带入深深的孤独
 
发明Facebook上“like”按钮的工程师Justin Rosenstein形容“like”是一个“伪装快乐的闪光响铃”。而他本人选择限制自己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并将Snapchat比作海洛因
 
我们深知如此使用社交网站弊大于利,但为何千禧一代对这种诱惑毫无抵抗力呢?
 
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问题的原因起始于学龄时期。1992年,英国建立了教育标准办公室,目的是为了使国家监管学校的教学,保证全国的学生尽可能都受到高标准的教育和照顾。世纪末,英国还出现了鼓励大量年轻人上大学的风潮,就学人数高达50%,而1950年仅有3.4%。
 
一般而言,这个政策很明智,生活变得更公平了,几百万年轻人获得了实现他们潜能的机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然而,我怀疑这就是压力开始攀升之时。考试、测验、和评估表现的方法急剧增加,仅仅瞄准A已经不够了:我们必须获得A+。
 
GCSEs考试和A-level考试之间被额外的ASlevel考试占据,人们称大学入学考试竞争很大,我们必须学额外的科目来凸显自己。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种嘲笑已经降级变成了“玩笑“:你可以肆意嘲笑那些过呼吸或因压力过大而晕倒的女孩——这意味着你必须控制自己的焦虑,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中装作云淡风轻,以应对哪些更真实、更可怕的事。因为我们都相信,如果得了B,“一切就都完了”。
 
我是受制于外界评判这一代人中的一员:充满对成绩的渴望,渴望知道我们与同龄人相比表现如何。因为我们就成长于这样的环境。Facebook创立后,最初它仅供学生使用——学生是最棒的用户,因为学生们极度期盼受到外界的认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把自我价值认定与所取得的成就等同起来,参与社交网络意味着总有待达成的新目标,意味着永远对失败充满恐惧。
 
完美主义使我们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并取得更高的成就。然而,完美主义者却又注定是失败的,因为我们总会自己设定人类无法达到的目标:非但达不到,还要遭受其伤害我们精神健康的折磨。当我们打开网页,周围似乎满是完成目标的人。即便理智告诉我们这些只是幼稚的谎言,但在情感上,这终究是一场折磨。感受似乎扭曲了现实。
 
我们必须防止把未来一代也变成完美主义者,认清完美主义并不是伪装成弱点的优点。它在摧毁我们,使我们抑郁、悲伤。我希望这项新研究能促进我们自查完美主义程度,取而代之更注重自身的健康与幸福。完美主义看起来像美好的神话,但它确会以非常现实的方式摧毁我们。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