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精神病会家族遗传? 听听专家意见

精神病会家族遗传? 听听专家意见

2017-12-14 来源:河南省现代中医院功能神经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病,我们通常所讲的精神病特指青壮年精神病,年龄段在20到40岁之间。他们在患病前,通常孤僻不合群或具有分裂性人格,如孤僻退缩、沉默寡言、不与人交往、缺乏进取心敏感害怕、性格怪僻的人。

  谈及精神病,相信不少人最牵肠挂肚的就是精神疾病是否能遗传的问题。其实,现今也有不少针对精神病遗传性的调查研究,譬如有数据称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家庭,其成员患病率比一般家庭高六倍多。

  “精神疾病与遗传因素或许有一定的关系,但时下还没有最终定论。只能说,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家庭,其患病的概率相对比较大。”河南省现代医学研究院中医院的蔡金勇教授告诉我们,精神疾病的家族聚集性很强,除了遗传因素,家庭环境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家庭中父母的性格,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如放纵、溺爱、过严)等都会影响子女的心身健康或导致个性偏离常态。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其精神交流的紊乱,生活不安定、居住拥挤、职业不固定、人际关系不良、噪音干扰、环境污染等均对发病有一定作用。从这个角度,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家族中精神病发病率高了。

  精神病发病年龄一般为20~40岁

  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病,我们通常所讲的精神病特指青壮年精神病,年龄段在20到40岁之间。他们在患病前,通常孤僻不合群或具有分裂性人格,如孤僻退缩、沉默寡言、不与人交往、缺乏进取心敏感害怕、性格怪僻的人;常做白日梦,适应能力差的人患病后或会迅速走向衰退和慢性病程。而家庭的关注和护理对其预防和治疗都有重要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精神病患者呢?在这里,蔡金勇对精神病患者治疗给了几点建议:

  首先,不能歧视精神病患者。他们行为怪异甚至极端,不可理喻,难以接触,但他们是病人而不是另类,与一般的疾病相比,他们更需要周围人的理解与支持,特别是来自家庭的理解和关怀。

  治疗要系统规范。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基于诊断明确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治疗,减少复发率,非常关键!若没按规定用药或自行停药,复发后病程会复杂很多,甚至不得不终身服药。另外,千万不要忽视发病后的第一次治疗,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系统规范的进行治疗。

  重视社会康复治疗。和一般的疾病不同,精神疾病的恢复需要一个社会康复治疗,它不需要生活上的过度照顾,而是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认可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比如鼓励他自己照顾自己、多参加社会活动等,对他们的人格发展,促进康复都很有帮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