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放下自己,才能看见孩子

放下自己,才能看见孩子

2017-04-06 来源:思而优儿童心理发展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孩子在爸爸地催促下,勉强向前跨了一步,由于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她显得手忙脚乱,于是停了下来,逃避似地看着其他的小朋友。

  “六一”那天,在一个大型儿童拓展活动器材上,有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她颤颤巍巍地抓着保护绳索的绳子,不敢向前走,每一步都要下很大的决心,因为太害怕了。我忍不住向前走了几步,想安慰一下孩子。这时,在下面保护她的爸爸有点急了,说:"走,不怕,掉不下来。"我再看,她妈妈正热情洋溢的给她拍照,似乎完全没有感觉到她的恐惧(也许感觉到了,但是不在意)。

  孩子在爸爸地催促下,勉强向前跨了一步,由于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她显得手忙脚乱,于是停了下来,逃避似地看着其他的小朋友。片刻,这位爸爸又开始督促女儿继续走。

  那天是孩子的节日,父母们都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礼物,这毋庸置疑。但是,我们看到孩子的需求了吗?我们想给孩子的是我们想要的还是孩子想要的。我们的眼睛里究竟是否能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需求呢?

  那天,我有些悲伤,我悲伤的是,我们看不见孩子,不是眼睛这个视觉器官,而是心灵,心灵无法看见我们的孩子。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但是不考虑孩子的年龄、不去看孩子的需求、不去研究孩子的勇敢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就是一味的要求,按照我们的愿望使劲的鼓励。

  那天,我觉得父母们必须学习如何养育孩子,这是必须的。就好像你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个证明你能胜任工作的上岗证一样,做父母,也需要那个能证明你能力的虚拟证书。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仅仅有爱是不够的,或者是说,我们除了有本能的爱之外,我们在心理上、在精神上是否能、并且会爱我们的孩子,而这正是家长们要学习的东西。

  家长们需要努力做到:当我们对孩子有要求时,先停下来,觉察一下,这是我们自己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当我们观察到儿童有情绪时(恐惧、愤怒、悲伤等),先解决儿童的情绪,再处理事情本身,其实你会发现,一旦我们理解了儿童的情绪,事情本身就变得清晰和简单了;当我们对孩子不满意时,稍微停一停,看看那个不满意是孩子自身需要发展,还是我们对孩子有所期待,而那个期待是孩子根本无法达到的。

  儿童的生命,是有计划、有节奏、有过程的,这个过程是内在生命成长的过程,我们对这个过程能做的就是观察和适时的帮助,扼杀和取代都是对生命成长的暴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习创造环境来帮助儿童完成内在生命的成长计划。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