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什么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什么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017-04-02 来源: 广东燕岭医院心理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还需要社会大家庭的关爱,譬如社会上的文化产品要照顾孩子的心理层面,儿童读物、影像制品要有所选择地给孩子看,还有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因为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

  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充满快乐的节日!因它的到来,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五彩缤纷!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们,每个人仿佛都因这个节日而增添了一种特别的意义和象征!孩子们是快乐的,大人们因孩子们而更快乐!

  陪伴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有研究显示: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更自信。可见在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陪伴不应变成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孩子过“六一”节,陪伴要比物质上的馈赠更显得珍贵。

  “再不陪我就长大了。”父母忽略对孩子的陪伴将不利于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父母的陪伴有着极其重要意义。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陪伴,有了父母的亲情注入,儿童节才不会变成“孤单节”,才能把对孩子的关爱真正落到实处。

  陪伴之下,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却多了?

  又是一年儿童节。这几天,不少父母都忙着给孩子准备节日礼物,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家长除了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外,你对孩子的精神关爱够不够呢?心理专家指出:“近几年,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了起来!”

  专家介绍:“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的心理问题也表现不一。”比如5周岁以内的,可能存在依恋父母、入睡困难等问题;5周岁以上的,可能会有行为偏异、好动等;而到了青春期,15岁左右的,可能会有学习困难、学习障碍等问题。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

  ▼

  5岁男孩只要进幼儿园就不说话

  前不久医院来了一个5岁的小男孩。小男孩今年年初从外地转到广州上幼儿园,没想到,孩子一进幼儿园的大门就不说话,家长越让他说,他越不敢说,可一回到家,孩子就正常了,什么话都能说。

  原来小男孩胆子特别小,依赖性很强,平时说的都是方言,怕自己说话别人听不懂笑话他,所以选择沉默了。医生通过游戏和行为训练后,小家伙已逐渐恢复正常。

  13岁女孩成绩优异却不愿上学

  在钟慧(化名)所在的科室病房,有一位13岁的女孩目前已住院1个月。女孩从小学习优异,父母将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从来不让孩子干家务活,只要求好好学习。在班级里,孩子也是老师的宠儿、同学仰慕的对象,这导致女孩在学校特立独行,人际关系一般。初二时,女孩成绩有所下滑,家长要求更加严格,孩子也更加勤奋,却适得其反。家长责备并第一次动手打了女孩,女孩从此不愿意上学,不愿意见同学老师。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宅在家中玩电脑,生活作息混乱。

  “来到医院治疗的同时,我们也对家长做了心理疏通。”钟慧说,这属于经常遇到的典型案例,原因在于孩子长大了,家长却没有同步“成长”,导致孩子不会处理情绪,不能应对挫折,心理危机处理能力差。

  孩子为什么会有心理问题?

  “比如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百般宠爱,就容易形成‘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孤僻退缩,意志薄弱’等心理问题;比如有些父母自己在工作中承受了很大压力,他们就把这种压力强加给孩子,对孩子期望值过高...”

  孩子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家长的问题。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要让孩子心理健康,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怎样才能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呢?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不要把孩子简单地当作你的管理对象,要用心去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心理小问题影响大前途

  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是有区别的,心理专家指出:“前来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的孩子,大多数仅仅是有心理问题而已。也就是说,这些问题及早发现了,通过行为矫正、心理疏导等方法,绝大多数孩子可以恢复正常。”

  “家长们千万不能小看了这些目前看来是‘小问题’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早期干预,将影响孩子的学习、性格的发展,长大后,孩子会出现人格问题、精神障碍,甚至对以后的人生造成危害。”

  孩子成长道路上家长也要“跟着走”

  家长应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家长要积极陪伴孩子的成长。其实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不是主角而是配角,家长应该跟着孩子走,满足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诉求。

  6岁前可能需要能将其照顾周全的父母,6到12岁需要指导他养成好习惯好规矩的父母,12岁到18岁需要能成为朋友、尊重孩子的父母。

  其次,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犯错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家长应宽容孩子,同时要忍住不要急着去帮忙,让孩子自己吃一次亏,这样才能在错误中成长,不再继续犯错。

  第三,家长和老师要特别关注孩子出现的消极情绪。这些消极体现在:说话唉声叹气;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提不起兴趣;老是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好;不愿意吃饭;睡眠不好;成绩下降;不愿意交流等等,此时就应及时疏导或就医。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还需要社会大家庭的关爱,譬如社会上的文化产品要照顾孩子的心理层面,儿童读物、影像制品要有所选择地给孩子看,还有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因为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此外,如果发现自己的小孩出现了异常情况或者是心理方面的问题,就要及时疏导并加以解决,必要时还要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和接受治疗。最后,在这个充满欢乐的“六一儿童节”,作为家长,我们要把最好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那就是陪伴,准确来说,是精神陪伴和关爱。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