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质疏松应避免那些误区 你知道吗
骨质疏松是骨科一种很常见的疾病,骨科专家说,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很了解,但是大家身边的朋友却经常发生骨质疏松,患有骨质疏松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
其实这正是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椎骨压缩性骨折的结果。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戒烟是很多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必须做到的一件事,吸烟的危害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吸烟会导致血管壁的细胞受损,加速形成斑块或者血栓,一旦出现栓塞情况,很容易导致肌肉、骨骼的坏死。
前面我们提到,35岁开始骨量开始流失。因此,我们从35岁就要开始注意补钙,每日摄入钙量为800~1200毫克(男性800毫克,女性1200毫克),另外饮食营养要均衡千万别挑食。我们知道,骨质疏松的发生是无声无息的,等到出现症状时,常为时已晚。
在调整饮食的同时,多进行有氧运动、晒太阳等,都有助于保护骨骼健康。为了早期发现低骨量和骨质疏松,建议从40岁开始每年常规体检时增加一项骨密度检测。
补充钙剂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时应避免使用钙剂。补充维生素D制剂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浓度。
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取钙约400mg,建议每日钙摄入量1000mg,所以每天应口服补充钙剂600mg。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故推荐剂量为每天400-800IU,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剂量为每天800-1200IU,具体使用剂量还要因人而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在骨质疏松症和正常骨骼之间还有一个低骨量人群,这个人群在我国也非常庞大。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40~49岁人群低骨量患病率达到了32.9%。对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的不重视,一旦发展为中重度骨质疏松甚至发生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第一个表现是疼痛。骨质疏松性疼痛多是腰背部疼痛,自发骨痛。早期是间断性隐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晚期可引起全身骨痛。骨质疏松的第二个表现体型改变。比如身高变矮、驼背、弓腰后凸、鸡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