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骨质疏松 > 潜在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

潜在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

2018-12-25 来源:包头云龙骨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问题,以中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40-49岁,骨质疏松病的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的患病率为32%,其中女性占51.6%人群,男性占10.7%人群。

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问题,以中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40-49岁,骨质疏松病的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的患病率为32%,其中女性占51.6%人群,男性占10.7%人群。

目前的现状是,我国居民对骨质疏松这种患病的认知普遍不足,骨密度检测路亟待提高。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呢?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危害吗?

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它的严重并发症就是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症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关注骨质疏松的预防

各年龄段的人,都应该注重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特别是绝经期后的女性及中老年人,这些人群为高危高发人群。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适量运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预防跌倒: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锻炼,相对活动的负荷性较小,能量消耗低,有助于老年人预防跌倒和外伤。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调整生活方式: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注意适当户外运动;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