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病因 > 高尿酸血症让关节、心、肾通通躺枪了!

高尿酸血症让关节、心、肾通通躺枪了!

2017-01-14 来源:风友汇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包括:男性、肥胖、家族史、高嘌呤饮食习惯等。此外,一些代谢相关性疾病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相关,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

  高尿酸血症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液中尿酸含量增加,与痛风密不可分,常在春、秋季节发病,多见于40-50岁男性,女性多于更年期后发病。同时高尿酸血症也是慢性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正常人体内血尿酸浓度为,男性:150-350μmol/L,女性:100-300μmol/L,当男性血尿酸浓度高于420μmol/L,女性血尿酸浓度高于36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哪些人容易患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包括:男性、肥胖、家族史、高嘌呤饮食习惯等。此外,一些代谢相关性疾病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相关,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长期服用利尿剂、阿司匹林等也会导致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升高。

  尿酸从哪里来?

  尿酸为嘌呤在肝脏中经过分解代谢而来,人体中的嘌呤有20%来自于食物,80%经体内细胞代谢产生,每天合成的尿酸约700mg,其中的80%,约500mg通过肾脏经由尿液排出体外,20%通过胃肠道经由粪便排出。当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即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在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约90%为排泄减少所导致,尤其是肾脏排泄减少。

  高尿酸血症有哪些危害?

  当血液中尿酸浓度逐渐升高,超过其溶解度,过饱和后,即析出形成尿酸结晶,尿酸结晶沉积在相应的组织器官,即可导致全身多系统疾病,包括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相关性肾病、尿石症、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等,严重时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尿毒症、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等。

  危害1:痛风性关节炎

  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关节腔内,可导致关节炎症,称为痛风性关节炎。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高嘌呤饮食可诱发痛风发作。典型发作常表现为深夜突然出现的关节疼痛、红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疼痛程度剧烈,呈撕裂样、刀割样,难以忍受,严重时影响走路。首次发作时多侵犯单个关节,可累及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等,其中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占90%左右。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后遗症状,可反复发作,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在皮下、关节腔内,形成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甚至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

  危害2:高尿酸相关性肾病

  尿酸结晶沉积于肾脏,可导致肾脏病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尿石症。

  (1)急性尿酸性肾病:常见于淋巴和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等,或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剧升高,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如血肌酐快速升高、高钾血症等。

  (2)慢性尿酸性肾病:常出现在合并高尿酸血症10-20年之后。尿酸结晶长期慢性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为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可出现轻到中度蛋白尿,化验检查可发现肾小管功能异常。

  (3)尿石症:尿酸经尿液排出过程中,由于尿中尿酸浓度过高,从而析出形成结晶,逐渐长大,可堵塞尿路。表现为腰部剧痛、肉眼血尿,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查泌尿系超声可见肾盂积水、扩张。无论哪种肾脏病变,长期慢性发展,终将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高尿酸血症使终末期肾病风险增加4-9倍。

  危害3:对其他组织器官的危害

  尿酸盐结晶会损伤胰岛细胞、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普通人群中,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μmol/L,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加13%、冠心病死亡的风险增加12%。

  高尿酸血症如何防治?

  高尿酸血症的最佳治疗方案为非药物+药物综合规范化治疗。坚持规范化治疗,就能逐渐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综合规范化治疗由六个方面组成:

  1.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即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健康饮食、限制烟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选用低嘌呤食物,如主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汤、肉汁、海鲜。避免酒精饮料(特别要避免饮用啤酒)。坚持适量运动,高尿酸血症患者比较适宜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运动量要适中,每周运动5次以上。控制体重使体重达标可有效预防高尿酸血症并发症的发生。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增加尿酸排泄。以水、碱性矿泉水等为好,不推荐浓茶、咖啡和碳酸饮料。

  2.碱化尿液

  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为碳酸氢钠,可间断性服用。

  3.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糖和慢性肾病,是高尿酸血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4.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有些药物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应避免使用。常见会导致血尿酸升高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大于2g/天)、利尿剂、左旋多巴、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等。

  5.使用合适的药物把血尿酸控制到目标值

  痛风发作期应先给予消炎镇痛或激素类药物治疗,直到缓解1-2周后开始降尿酸治疗。对于未发作过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对于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当血尿酸男性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即应开始降尿酸治疗。

  (2)对于无心血管并发症的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可在血尿酸超过540μmol/L再开始降尿酸治疗。

  (3)对于无心血管并发症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当男性血尿酸位于420-540μmol/L之间,女性血尿酸位于360-540μmol/L之间时,可先予3-6个月生活方式指导,若血尿酸未能降到合理范围,再开始降尿酸治疗。

  调整降尿酸药物过程中,应每2-4周测定一次血尿酸,监测治疗效果。稳定期应每3月检测血尿酸值,每3-6月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

  每6-12月复查肝功能、血糖、泌尿系统B超。降低血尿酸的常用药物有别嘌醇、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等。

  对于痛风患者,有效的降尿酸治疗可以缩小痛风石,血尿酸越低,痛风石缩小速度越快。血尿酸<360μmol/L能有效防止痛风的发生及复发;

  血尿酸<300μmol/L可以减少和消失痛风石,可预防关节破坏及肾损害。

  对于不合并痛风的患者,长期控制目标为血尿酸降至360μmol/L以下,建议在尿酸达标后,仍持续以最小剂量继续服用降尿酸药物,定期监测,才能有效预防高尿酸血症全身并发症的发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