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脾胃虚寒的孩子 怎样为春天生发做准备

脾胃虚寒的孩子 怎样为春天生发做准备

2019-03-22 来源:妈咪娃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脾胃功能正常的孩子,可以把补肾摆在首位;如果脾胃虚寒、长期积食,就应该先调理脾胃,避免脾虚累及到肾,还影响孩子体质。

从小寒到春节这一个月,被称为深冬,民间历来都有深冬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宝妈们也都想抓住这个好时机为孩子进补,好让孩子春天生发更有力量。

今天就来和宝妈们说一说,深冬怎么做,才能为孩子春天生发积蓄能量。

一、深冬是为春生做准备

大雪节气,是全年自然界阴气最重的时候,也是阳气初生的时候。

小寒过后,自然界的阳气萌动也就更明显了,大雁开始飞回北方,喜鹊也开始衔泥筑巢,迎接春天的到来。

孩子的生长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深冬看似严寒,但严寒下面满是生机。深冬的进补,是为春生做准备,让孩子开春生发更有力量。

二、深冬进补,补哪里?

冬季补肾少不了

小寒过后阳气逐渐明显,但自然界始终还是阴盛阳衰,对孩子来说温阳祛寒仍然非常重要。

肾是先天之本,主水、藏精、纳气,对应冬季,把肾气养足,孩子阳气自然也不会差。

现在的孩子大多体质虚寒、寒湿较重,和脾胃有关,和肾也跑不了关系。

肾主管身体里的水分,脾运化过的水,要通过肾的蒸腾传送到全身。

脾虚是导致湿气的最大原因,但肾气不足也是产生湿气的帮凶。

四季健脾要常做

脾被称为后天之本,主管运化、统血,对孩子体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健脾自然也要四季常做。

冬季进补少不了要吃,可如果脾胃虚寒,就算天天吃鲍鱼海参,孩子也吸收不了其中的营养。反而会引起积食,甚至让孩子生病。

脾胃功能正常的孩子,可以把补肾摆在首位;如果脾胃虚寒、长期积食,就应该先调理脾胃,避免脾虚累及到肾,还影响孩子体质。

三、怎样补最适合孩子?

提起进补,就让人兴奋,感觉市场里的海参翅肚鸡鸭鱼肉都在想自己招手。

但是,给孩子进补的第一步,是要判断孩子脾胃功能怎样,有没有积食。盲目乱补忽略孩子脾胃能力,最后只会伤害到孩子。

怎么判断?

舌苔

舌苔是胃气上蒸所致,能很好地反应脾胃的状态。

观察孩子的舌苔,白厚是有寒湿,黄厚是有湿热,这些情况暂时都不适合马上进补。

闻味道

闻味道指的是口气和大便的味道。脾胃好没积食的孩子,早起时口气是不臭的。

但是有积食的孩子,早起时或打嗝时口气都会比较重,有臭味或食物的腐味。

“臭如败卵”,形容的就是积食孩子大便的味道。大便酸臭、腐臭、腥臭,同时还有粘腻感(黏马桶),多半就是有积食。

看下眼袋

下眼袋对应脾,下眼袋发青代表有寒,发红代表体内有热(不排除寒极生热或积食产内火)。

如果孩子下眼袋发青甚至乌青色,那说明孩子脾虚已经到一定程度了,更不能大鱼大肉的去补。

看食欲

脾虚的孩子,要么很能吃,尤其爱吃肉,但却不长肉;要么就不爱吃饭很挑食,总觉得有饱腹感不觉得饿。

长期出现这两种情况,家长就要重视孩子是不是脾胃受损。

如果以上情况孩子都没有,那么至少说明孩子目前脾胃状况是OK的,暂时没有脾胃虚寒的情况出现。

适当吃些羊肉、鲈鱼和其他肉类,能很好的补益身体。但如果孩子已经有脾胃虚寒,那该怎么补呢?

脾胃虚寒怎么补?

脾虚积食的孩子,应该先消积食健脾胃。

积食初期,只要吃几天素,控制肉蛋奶和水果的摄入量,配合推拿就可以很好的保护脾胃。

久积或脾虚程度较重,除了控制饮食、每天推拿外,配合穴位贴一起调理,除了能缩短调理周期,效果也会明显些。

脾胃虚寒的孩子不能多吃肉,不让吃肉,那怎么叫补呢?

其实补益身体的不止有肉类,很多素食也都归脾经肾经,而且更容易被孩子吸收消化。

而且不是不让孩子吃肉,只是要少吃一些;吃多了脾胃不能消化,反而是负担。

山药、芡实、茯苓、板栗、黑豆,这些都有健脾、祛湿、固肾的作用。

用来给孩子煲汤、熬粥,都能对脾和肾有补益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