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家长要正确认识 重视孩子的反抗期

家长要正确认识 重视孩子的反抗期

2018-11-22 来源:儿管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反抗期,也可以说是逆反期...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有烦恼和情绪,如果长时期的压抑、烦恼及不愉快的情绪无处释放,家里人又无法体谅、理解;孩子自己也调节不了,就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接下来自然没有兴趣读书了,必须休学了,小强就是这样的;当家长明白了自己儿子发生的原因时,后悔莫及。

南老师的故事:上初二的小强,个性特别倔强,每每遇到事情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不愿意听从别人的安排;可是父亲也是脾气不小,容易发火的家长;父子俩经常争吵,闹得不可开胶,爸爸就觉得儿子就应该听话啊,怎么就一下子不听家长的话,自己做主干事情了呢...可是儿子呢,就会觉得爸爸如果是不对的,为什么要听呢?自己都长大了,要有自己的主张,不愿意听从任何人的意见;你越厉害,我就越不听你的!时间久了,爸爸的烦恼具增,为自己管教不了自己的儿子而苦恼,妈妈呢?为孩子不听话又增加了许多的唠叨...儿子呢?心理的不痛快不知如何排解、无法调节,情绪低落,不愿意回家,使自己的学习也受到了影响,父母亲又加以指责!小强就更是烦恼了,孩子的困惑烦恼,家长不能理解,家长的烦恼呢,孩子也不明白...最后双方出现了很明显的对抗...

分析:反抗期,也可以说是逆反期...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有烦恼和情绪,如果长时期的压抑、烦恼及不愉快的情绪无处释放,家里人又无法体谅、理解;孩子自己也调节不了,就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接下来自然没有兴趣读书了,必须休学了,小强就是这样的;当家长明白了自己儿子发生的原因时,后悔莫及。

讲道理:许多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反抗期”,可是却不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处理好孩子的“反抗期”;如果在孩子的“反抗期”处理不好和孩子的关系,就会给家长和孩子带来情绪、心理上的烦恼...当孩子生长发育进入“反抗期”的时候,家长要敏锐的察觉孩子的各方面变化,做出正确的回应。

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是在宝宝大约24个月-3岁左右,这时期孩子会走了,也会说一些话了..又懂又不懂的他们常常像个“小大人”一样;遇到事情会处处和大人“对着干”...总是“不听话”,经常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他们有自己的小主意,根本听不进大人的话,特别是你越不让他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不可以呢?你不让做,我就偏偏要做!这时候的家长应该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不要讲大道理,要讲宝宝可以听懂明白的道理!在和宝宝说“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做”的同时,要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分析问题,体谅他们!耐心的告诉他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后果将会是什么..

如冬天到了,2多岁的豆豆就是对电油丁感兴趣,可是妈妈就是不许孩子碰!妈妈越说不可以碰,豆豆就越是好奇,终于在妈妈离开一会的时候大胆的碰了电油丁...结果被烫伤!怎么避免呢?妈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要耐心的告诉孩子电油丁的用途,发热会烫伤,烫伤后会怎样....还可以让豆豆的手到电油丁附近,感受到热,孩子会有本能的反应把手缩回;经过小小的“体验”以后,豆豆就一定不会主动触摸发热的电油丁了....

第二个“反抗期”,是孩子快进入或者是已经进入青春期的时候.男孩在12-16岁左右.女孩在11-16岁左右..他们有了自己的许多想法..他们常常需要被关心、被重视、被尊重、被赞扬、被理解、被肯定、被关怀;家在这期间一定要掌握好和孩子讲话的尺度,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们!遇到事情,要先和孩子沟通,问问孩子的想法是什么?不要经常孩子“对着干”,更不要试图“压”倒孩子....也不要经常给孩子讲大道理,那样的家长更是不受孩子的欢迎...遇到孩子脾气比较大,和家长冲突时,要用“转移法”、“回避法”减少和孩子的正面矛盾的发生;事后还要耐心说服教育孩子明白道理...在生活中要时时给孩子信心和勇气,相信、鼓励孩子自己能够解决好问题...如,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挫折,家长就要更多的理解,尊重孩子,看看孩子是否是努力了,帮助孩子找找原因,不能一味的指责孩子...

**家长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呢?南主任建议:

1:最大限度的尊重孩子;如,不偷看孩子的“日记”等;

2:遇到和孩子有关的事情要首先和孩子商量;问问孩子的想法;

3:不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的事情;

4: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一些“出格的想法和行为”;

5:和孩子建立平等的良好的关系;

6:不用刻薄的语言和孩子讲话;

7:当孩子遇到问题,首先耐心的倾听....

8:鼓励并和孩子每天一起做运动;

9:正确认识孩子“早恋”的问题,耐心引导;

10:实行家庭民主化,使孩子感觉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而自豪;

11:多关心孩子,不仅仅是吃喝,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

结论:家长要正确的认识孩子的“反抗期”,并且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耐心引导教育,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