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引导宝宝分别用它们做一瓶泡泡水

引导宝宝分别用它们做一瓶泡泡水

2018-08-13 来源:儿科医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找各种各样的材料,包括碗、盘子、纸张等,做成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船”,让宝宝试着把玩具小熊放在上面,让孩子看看哪些小船能乘载小熊、哪些会沉下去?
可以给孩子做的游戏
 
(1)小熊的船
 
找各种各样的材料,包括碗、盘子、纸张等,做成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船”,让宝宝试着把玩具小熊放在上面,让孩子看看哪些小船能乘载小熊、哪些会沉下去?
 
【讲解】通过引导,帮助孩子探索材料性质的不同,理解沉浮现象。
 
(2)美丽的泡泡
 
准备洗衣粉、洗洁精、洗发水、沐浴液等,引导宝宝分别用它们做一瓶泡泡水,然后您吹泡泡,看看哪种泡泡水吹的泡泡最大、最漂亮。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去“抓泡泡”,提高游戏兴趣。如果孩子比较配合,可以让孩子学着吹吹泡泡。
 
其次,您还应该借用这个游戏告诉孩子“这些物品是危险的”,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讲解】引导孩子探索事物的化学性质,进行安全教育。
 
(3)谁最早藏进水里
 
给孩子准备白砂糖、冰糖、奶糖等,引导孩子观察这些糖放到水里发生的变化(需要一定时间和适当的搅拌)。然后再引导孩子讨论“谁最早藏进水里”。也可以都用冰糖,但准备2杯水(热水、凉水),让孩子对比探索。
 
【讲解】引导孩子探索不同事物的溶解速度。
 
(4)配合儿歌做动作
 
在做游戏之前,可以给孩子指认一下儿歌中将要出现的事物,并让孩子指指在哪里。比如“天黑了,闪电了,小鸟小鸟回家了。轰隆轰隆打雷了,宝宝吓得哇哇叫,下雨啦、下雨啦,哗啦哗啦下雨了”,在念儿歌的过程中最好配合一些表演动作,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比如,当念到“闪电”的时候,您可以捏紧两个拳头互相“碰撞”,当念到“下雨”的时候举起双手,指尖朝下抖动手指。
 
孩子在这样有一些情景描述的儿歌中可以掌握一些简单的自然常识。
 
儿歌结束后,您可以提问下雨的时候什么样,让孩子表演一下。
 
【讲解】对1岁半以后的孩子来说,学习说儿歌不仅是简单的动作模仿,孩子需要在反复的练习中及时地了解语意并做出反应,在这里,我们希望家长能经常有耐心地指导,不要只是随意做做。最后,只要家长念儿歌,宝宝就能在旁边做动作。
 
(5)七色的太阳光
 
您可以提问孩子:“妈妈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教室的墙壁是什么颜色?”然后再问:“太阳是什么颜色?”小朋友回答“红色”,您可以再问:“那太阳发出的光又是什么颜色?”大部分孩子仍然会回答是红色。这个时候您可以用准备好的三棱镜把射进家里的光发散成七个颜色。
 
然后解释:“太阳光有许多颜色,可漂亮了。”“太阳光有七个颜色。”
 
【讲解】游戏的目的不是让孩子理解光的合成效果,而是让孩子在这种中学生式的物理实验中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让孩子对周围环境中经常感知的事物作深一层的思考。培养孩子思维的深刻性。
 
生活中,您还可以这样做来增加孩子科学探索的欲望
 
可以经常带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之类的场所,让他感受科学气氛;
 
经常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可以看见的自然现象,比如日出、下雪等;
 
在讲解科学道理的时候要力求做到严谨、合理,不要胡编;
 
引导孩子参与实验游戏。
 
致家长的话
 
不要以为小宝宝不具备“做实验”的能力,给他机会,他会创造自己的世界。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