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最大的这个给儿子吃。”

“最大的这个给儿子吃。”

2018-08-03 来源:儿科医生雨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妈妈的话很贴心,阳阳很高兴,伸手就要抓。爸爸见了,立刻说:“阳阳,怎么一点礼貌都没有,你应该让妈妈把它分开,让妈妈和你一块分享,明白吗?”
“最大的这个给儿子吃。”
 
危害:或者会催生孩子养尊处优的心理;或者会让他逆反和抵触。
 
阳阳的饭量越来越大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别贪吃。妈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这天,吃饭的时候,一家人落座,妈妈摸着阳阳的头,指着盘子里的炖鸡,笑呵呵地说:“看见了没,这根鸡腿最大最肥了,都是咱们阳阳的,快点吃吧!”
 
妈妈的话很贴心,阳阳很高兴,伸手就要抓。爸爸见了,立刻说:“阳阳,怎么一点礼貌都没有,你应该让妈妈把它分开,让妈妈和你一块分享,明白吗?”
 
阳阳想了一下,听话地说:“爸爸说得对,妈妈,咱们把它分成三份吧,一人一份。”
 
爸爸做得就很对,在妈妈露出溺爱孩子的苗头时,及时制止了宝宝坦然接受的心态。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并不觉得给孩子特殊待遇有什么不好,他们认为让孩子享受“大鱼大肉”是自己的使命,不但让宝宝吃最好的那份,还会常常硬把鸡腿之类的美食夹到孩子的碗里面,让他当成任务来完成。
 
宠爱宝宝,不意味着就要让他养尊处优。要让他从小养成“没有任何食物是能够轻易得到”的意识,才有利于他的成长。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满意和高兴,每天盘算着如何满足他们的要求。比如一到儿童节,就给孩子摆节日宴、送高档礼品,不少孩子还会期待节日红包和高档玩具。不光经济条件好的如此,即便并不富裕或经济拮据的家庭,对儿子同样宠爱有加。很显然,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奢侈,是一种腐蚀,后果会在他的人生成长中,慢慢显现出来。
 
无数事实早已证明,过惯养尊处优生活的孩子,多数不能按家长所期望的目标成长。他们中不少人精神空虚、唯我独尊、贪图富乐,且体质虚弱。更严重的是,他们从小习惯了这种“独享大份”的生活,会养成一种自私的心态。作为父母,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平时的这种关爱方式呢?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