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不要随便和别人说话!”

“不要随便和别人说话!”

2018-08-03 来源:儿科医生雨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林林和妈妈一块上楼,遇到邻居家的一位大哥哥,这个小伙子是到这儿来走亲戚,不是常来。大哥哥见林林很可爱,就拉住他的手逗了逗他,林林特别高兴,喊了好几声“哥哥”。
“不要随便和别人说话!”
 
危害:同样是对孩子人际关系锻炼的阻碍,限制他的交际意识,容易让孩子养成自闭的性格。
 
林林和妈妈一块上楼,遇到邻居家的一位大哥哥,这个小伙子是到这儿来走亲戚,不是常来。大哥哥见林林很可爱,就拉住他的手逗了逗他,林林特别高兴,喊了好几声“哥哥”。
 
回到家,一关上门,妈妈就阴沉着脸,说:“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随便和别人说话,不然让人把你拐跑了!”
 
林林委屈地说:“大哥哥不是这种人,以前我还见过他呢,又不是第一次说话了。”
 
妈妈生气地说:“这样也不行,反正就是不能和他说话,记住了没有!”
 
父母担心孩子对陌生人太过信任,会受到伤害。这可以理解,但绝不能成为阻拦孩子正常交往的理由,因为这是两码事。前者,需要增加孩子的判断力,提高警惕性,而后者,却是他这一生立足社会的基础,岂能随便干涉?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男孩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最多的谈得来的好朋友,能够从小伙伴那里获得认可、鼓励、信任和支持。然而父母在这方面的教育却让他们的交往意识在一点点地减弱,比如林林的妈妈。
 
这种方式或者让儿子不知道何去何从,或者让他们封闭自己、不爱与人交往,甚至让他们变得人缘不好,找不到朋友。
 
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时期的男孩,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是正常的心理需要。这时,在不偏离正常人生轨道的前提下,父母不要给他们太多的限制,别暗示他们谁可能是坏人。
 
这些限制会使男孩过早地世俗、功利,引起他们的不满,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交往能力,甚至会使他们形成孤僻、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现实生活中,很多小男孩的表现已经让人担心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女性化倾向严重。因此,他们经常表现出不愿见生人、不敢与生人说话、无法与别人相处乃至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等现象。这正是由于父母过于限制了他们的交往意识所导致的。
 
交往能力强,对孩子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善于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将来在学校不仅能够从容地与同学交往,而且能够从容与老师等成人交往。而孩子是否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在人群中人缘如何,对他以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从小重视培养自己的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
 
做为成年人,我们都有一种体会:每当回忆起童年生活时都非常兴奋,对儿时的朋友感到特别亲切,说起与童年朋友一起玩的各种趣事,如数家珍。这些经历告诉我们:宝宝需要朋友,家长要支持和引导宝宝学会交朋友。
 
其实这并不困难,只要父母不要设置过于明显的障碍就可以了。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