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为什么要及时引导爱打架的孩子

为什么要及时引导爱打架的孩子

2018-06-27 来源:儿童心理课堂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孩子打架大多数是小时候父母教育不当,对孩子过分溺爱,忽视了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塑造与培养所造成的,导致孩子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为什么要及时引导爱打架的孩子
 
孩子打架是所有父母都头疼的事情,孩子打架,父母每天都要面对找上门的受害者们赔不是,严重的,还要给人家掏医药费。于是,家长们看到别人家的乖孩子,总会感叹自己怎么有个这么爱打架的孩子。
 
其实,孩子打架大多数是小时候父母教育不当,对孩子过分溺爱,忽视了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塑造与培养所造成的,导致孩子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有一位上初中的男孩,在他6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他被判给父亲抚养。父亲没有什么文化,整天就知道喝酒、赌钱。输了钱就回家打儿子,他只要一看到父亲醉醺醺的回来,就知道自己又要受苦了。长期的缺乏管教和家庭的关爱,他的心理严重扭曲,在学校里拉帮结派,逃学打架,什么坏事都做,就是不学习。这时父亲对他的打骂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效果,他已经麻木了,父亲对他失望了,而他的打架生活还在继续。
 
每天,他的书包里都放着一把刀子,以备随时的打架用。一次,因为一点儿小事,他把同学的手指砍掉了一根,为此,他不得不赔偿一大笔医药费,又遭到了一顿毒打,但他仍然没有悔意。现在,学校里的同学,只要一听到他的名字,就会紧张的害怕不已。
 
长期打架的孩子,由于家长的溺爱,认为反正有人替我收拾后果呢,我怕什么啊!于是,打架的事情不断地重演,这类孩子的心理早已被扭曲,形成了一种只有打架才能解决问题,只有谁的武力强大谁就是对的心理定势。
 
心理学专家指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品德、个性、良好行为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大脑神经活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因此,父母要从小就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做到先人为主,以便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好痕迹。
 
其实,学校里的孩子几乎都有打架的经历,但打架的孩子并不都是坏孩子。据调查,大多数成年人在自己年少时都曾有过与同学发生冲突甚至是打架的经历,但他们并没有变成:我们想象中的“坏孩子”。单纯根据是否“打架”就判定一个孩子的“好坏”甚至是道德品质,这种认知是不全面、不客观的。
 
孩子打架有很多种原因,需要父母区别对待。心理学家分析,引起孩子打架的心理因素有:
 
1.释放能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体内积:蓄了很多能量,他们需要把这些能量释放出去。如果能够选择运动学:习、文娱活动、正常玩耍等方式进行宣泄,那么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途径选择出现偏差,就很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2.青少年容易冲动,遇事不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暴力的认知不足,认为这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简便的一种方式,因此被使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同伴压力。同伴是青少年人际关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同伴的理解、接纳和支持,他们会感觉孤单、无助、沮丧,内心充满苦涩。他们会羡慕那些人际关系好的同龄人,希望像他们一样受到关注和喜爱。为了不被视为“异己”,为了获得同伴的接纳和认可,他们会努力拥有与群体成员相似的特征,比如服饰发型、语言动作、行为表现等等。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并不喜欢吸烟,但却不会拒绝同伴递过的香烟的原因。4.自我价值感的缺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够体验到满足、快乐和幸福。如果一个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积极的方面获得肯定,比如学习、体育、课外活动等,那么就很可能自己寻找能够获得价值感的方式,而这些方式往往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他们会尝试实现自己心中的“英雄主义”,无论这实际上是不是真的“英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