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为什么要及时引导任性的孩子

为什么要及时引导任性的孩子

2018-06-27 来源:儿童心理课堂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闹,谁说都不管用。爸爸妈妈为此伤透了脑筋。这天清早,妈妈急着要上班,就匆匆忙忙把雯雯的尿盆倒掉了。雯雯立刻不干了,大哭着说:“你为什么要倒尿盆?这是我的事情!”脾气越发越大,没完没了。
为什么要及时引导任性的孩子
 
任性是现代孩子的通病,是孩子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反映,往往是他们用来要挟父母,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一种手段。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总是无原则地满足,就会使接子养成任性、专横的毛病。长期这样下去,就会使孩子的心里有种扭曲的权利感,而孩子得到的满足太容易,孩子长大后,很难适应社会。
 
雯雯今年9岁,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她的身上也有一个现代孩子的通病:任性。家里什么事情都得依着她,一旦不如她的意,她就会发脾气,哭闹,谁说都不管用。爸爸妈妈为此伤透了脑筋。这天清早,妈妈急着要上班,就匆匆忙忙把雯雯的尿盆倒掉了。雯雯立刻不干了,大哭着说:“你为什么要倒尿盆?这是我的事情!”脾气越发越大,没完没了。
 
妈妈非常生气,照例又把雯雯关进小黑屋,不理睬她的哭闹。可是这种惩罚似乎吓不住她,她会没完没了地哭下去,直到嗓子哭干、哭得几乎昏过去。妈妈怕雯雯这样哭下去,身体会受不了,只得照例又把雯雯放了出来,还不得不满足了她的“条件”。哭得一抽一噎的雯雯,拿着尿盆走进厕所,从抽水马桶里舀回“该自己倒的”尿,重新倒一遍,才算完事!
 
现在,全家凡事都得让她三分,对了能夸,错了不能罚,否则孩子的“拧脾气”一上来,最后还得是大人让步。妈妈说,这孩子,好起来的时候特别好,闹起来的时候,我们拿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简直太任性了!
 
所谓任性,就是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不管正确与否,只要是他想做的事,就非做不可。然而,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为满足他们的种种需要和要求而存在的,周围的人也不能完全听从他们的“支配”和“调遣”,他们不可能随心所欲。
 
因此,任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钉子,受打击,遭挫折。他们事事都不顺心,觉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们过不去,感到非常痛苦,对他们的身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他们又不能主动地自觉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总是与周围的人和事处于一种对峙状态,时间长了,就很可能酿成心理的疾病,如忧郁、偏执、狂躁等。
 
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而导致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对孩子的放任自流,过分呵护。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就要纠正孩子的任性心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想要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父母可以这样做:
 
首先,当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看其行为是否可以理解,如果孩子的行为可以理解,那就满足他,如果不可理解,就要想其他的办法解决,满足不了也可以在孩子之前先行请求体谅。千万不要等孩子任性发脾气了再来答应孩子的要求。
 
其次,有些孩子的行为根本不是在任性,如果父母说孩子这样做是在任性,反而把孩子引到任性的行为上去了,所以,家长要善于区分孩子的心理,真正明白孩子在想什么。
 
如果孩子真的在无理取闹,因为要求没有被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时,父母可以先不要去管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对孩子冷处理,孩子看到没人理他,自己就会感到没趣儿做出让步。
 
再次,如果父母离开后,孩子仍然无休止的哭泣,甚至哭到呕吐、抽搐,父母要及时制止孩子的哭泣,并给孩:子一定的温暖,同时对孩子好言相劝,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下次不能再这样了。孩子自己也知道,长时间的哭泣是很难受的,自然就长了教训了。但这种做法需要父母把握一定的度,既不能让孩子哭坏,也要恰好在孩子心理软弱的时候出现。
 
最后,当孩子任性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把注意力从这件事情上转开,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如:看电视、做游戏等,使孩子任性的兴奋得以淡化。带孩子去商场的时候,孩子由于喜欢某件商品,想要买而任性即将发作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那边还有好的呢!”回家后,父母再对孩子进行耐心教育。
 
总之,父母对任性的孩子切忌打骂和无休止的迁就,父母这样做,反而助长了孩子的人性行为。其实,孩子的任性也是一种心理需求,需要父母们适时的用恰当的方法去满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