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成人相比较

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成人相比较

2018-06-27 来源: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成人相比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让孩子体验做父母的辛苦。“家长”在周末的这天,既要早早起来为“孩子”准备早餐,还要打扫卫生,购买生活用品,还要应付孩子的无理取闹,辅导孩子的作业。一天下来,孩子说:“做个大人真不容易,爸爸妈妈每天也很累啊!”

 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成人相比较,本来就是落后的。需要成人不断地教导来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当家长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的时候,最好用自己对孩子的教导来改变孩子。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总是抱怨父母不能给他提供好的生活环境,无奈之下,父母决定拿出一周的时问让他做一次“家长”,体验一下做父母的艰难和不易。结果两天下来,孩子对父母多了一层了解和体贴,此后就再也不抱怨父母了。
 
一个总是抱怨学习很累的孩子,认为做个大人很不错,既可以管孩子,限制礞子的自由,还不用上班。于是,父母与孩子做了一个生活游戏,在周末的时候,与孩子角色互换,让孩子体验做父母的辛苦。“家长”在周末的这天,既要早早起来为“孩子”准备早餐,还要打扫卫生,购买生活用品,还要应付孩子的无理取闹,辅导孩子的作业。一天下来,孩子说:“做个大人真不容易,爸爸妈妈每天也很累啊!”
 
让孩子描述一个他并不认同的观点时,刚开始,孩子会有抵触情绪,但多次描述之后,孩子对这个观点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如果让孩子进入相应的角色,孩子就会理解更多。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类似的现象。例如,一个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做老师之前,总觉得做老师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可是等他承担了老师的角色之后,才发现老师也是很不容易做的。
 
一个演员,开始接到一个剧本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这个角色跟自己没有丝毫联系。但是在拍摄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员会慢慢开始向那个角色转变。同理,一个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时间久了,有时候就会把自己看成是作品中的人物,一时很难从中走出来。
 
在很多时候,一个人只有在进入这个角色之后,才会理解更多。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角色深化”。在心理学上,“角色深化效应”主要是指:一个人在描述一个不理解的东西时,就如同是演员进入角色一样,会逐渐深入到这个理念里面去,从而一步步加深对它的理解。“角色深化”的心理,有利于家长用它来引导孩子的学习,或者转变孩子的已有观念。
 
一位心理学家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些原来不信教的大学生写一篇关于介绍宗教的文章,在实验的过程中,心理学家要求一部分大学生的文章说理透彻,具有强烈的说服力,要求另一部分大学生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结果发现,与没有参加实验的学生相比,这两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其中前一部分学生因为查资料比较深入,因此又比第二部分学生的变化大。
 
一个孩子接触不同角色之后,由于“角色深化效应”的作用,会一步步地对不同角色了解更多;如果父母想增进孩子对某种思想的理解,只要试着多描述几遍,就会发现孩子对这种思想的了解深刻了许多。
 
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角色深化”心理.,孩子也不例外。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引导孩子,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家长可以在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中,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让孩子自己去描述,慢慢的孩子就会接受父母的观点了。同理,父母也可以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辅导孩子的学习。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