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小儿肺炎诊断

小儿肺炎诊断

摘要:活动性肺结核的症状和X线改变,有时与支气管肺炎相似,特别是粟粒型肺结核亦可有咳嗽、气促、发绀等,但肺部罗音不明显。
一般根据发热、咳嗽、气急、肺部有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等诊断不难。必要时借助x线检查助诊。应做进一步检查以尽早明确病原体,及时治疗。
 
鉴别诊断
 
(1)急性支气管炎)症状较轻,一般不发热或仅低热,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有不固定的干湿罗音。
 
(2)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人史,突然出现呛咳等,结合胸部X线检查加以鉴别,必要时行支气管纤维窥镜检查术确诊。
 
(3)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的症状和X线改变,有时与支气管肺炎相似,特别是粟粒型肺结核亦可有咳嗽、气促、发绀等,但肺部罗音不明显。有结核接触史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胸片随访等可助鉴别。
 
小儿肺炎预防
 
主要是加强护理和体格锻炼,增强小儿体质,积极防治营养缺乏症。防止呼吸道感染,按时进行计划免疫接种,防止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等。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患儿应置于温暖舒适的环境中,室温保持在18—20(,湿度以60%为佳,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勤吸,经常翻身以减少肺淤血。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重症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液,以满足基础代谢的需要为宜。对营养不良或免疫力低下患儿可酌情输新鲜血或血浆,每次5—10ml/kg。

(二)对症治疗
 
1.氧疗
 
对病情较重、呼吸困难明显者给予吸氧。一般采用鼻前庭导管吸氧,氧流量为0.5—1L/min;氧浓度不宜超过40%;若有三凹征及明显发绀,宜用面罩给氧,氧流量为2—4L/min;氧浓度为50%—60%。严重缺氧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人工呼吸器,加压给氧。
 
2.降温与镇静
 
对高热患儿应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烦躁不安者可给镇静剂,常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氯丙嗪等。
 
3.祛痰止痉
 
有痰时用祛痰剂,痰多时可吸痰。喘憋严重时酌情给支气管解痉剂也可用异丙肾上腺素0.5—lmg,!糜蛋白酶5mg进行雾化吸人,或用激素治疗。
 
4.腹胀的治疗
 
伴低钾血症者,按常规补钾。如系中毒性肠麻痹,应禁食、胃肠减压,可用酹妥拉明(0.5mg/kg)及阿拉明(间羟胺,0.25mg/kg)溶于10%葡萄糖20—30ml中缓慢静滴。新斯的明每次0.03—
 
0.04mg/kg,皮下注射。
 
5.心力衰竭治疗
 
除镇静吸氧外,应给快速洋地黄制剂,可选用:
 
(1)地高辛。常用其饱和量为0.03—0.04mg/kg,首剂给饱和量的1/2量,余量分2次,隔6—8小时1次静脉缓注。需要维持时,则在末次用药后12小时给持续量,维持量按饱和的1/4—1/5计,每日分2次给药。
 
(2)毛花苷C(西地兰)。饱和量为2岁以下0.03—0.04mg/kg;2岁以上0.02—0.03mg/kg。首剂用饱和量的1/2,余量分2次,每4%6小时给药1次。本药可肌注或加入10%葡萄糖10—20ml中缓慢静注应用洋地黄制剂时,应适当补钾。注意洋地黄制剂不宜与钙剂同用,两药间隔时间不应少于4—6小时。此外还可以用血管扩张剂,如鼢妥拉明可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用法为每次0.3—
 
0.5mg/kg(最大量不超过10mg),加入10%葡萄糖20ml静脉滴入,可4—6小时给药1次,病情缓解时停用。
 
6.病原治疗
 
根据病原体不同选择药物。
 
(1)抗生素。适用于各种细菌性、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及有继发细菌感染的病毒性肺炎。根据不同菌种选用不同药物:肺炎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金葡菌肺炎可用氯唑西林、苯唑西林(新青霉素!)、先锋霉素、万古霉素等。革兰阴性杆菌肺炎选用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绿脓杆菌以头孢他啶(头孢噻甲竣肟、复达欣)作用最强,合用竣苄西林与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亦可用竣苄西林加哌拉西林。支原体及衣原体肺炎可用红霉素、吉他霉素等。真菌性肺炎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二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等。二性霉素B与克霉唑或与氟胞嘧啶合用,效果较好,同时停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抗生素可依据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但必须结合临床疗效应用。疗程视病情而定,一般需至体温正常后5—7天或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一般于体温正常后需继续用药2周,总疗程6周以上。
 
(2)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理想的抗病毒药物,以下药物可选用:(1)利巴韦林(病毒唑)。按每天10—15mg/kg肌注或静滴。(2)a—干扰素。20万U每日1次肌肉注射,连用3天。(3)聚肌胞。为干扰素诱生剂,注射后2+12小时就能使人体血液中出现大量干扰素。2岁以下隔日肌注lmg;2岁以上隔日肌注2mg,共3次。
 
7.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背上腺皮质激素可减少炎症的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减少脑脊液的产生,减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其适应证为:(1)中毒症状明显。(2)严重喘憋。(3)脑水肿、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常用地塞米松,每日0.3—
 
0.5mg/kg静滴,疗程3+5天。
 
8.物理疗法
 
对病程迁延不愈者使用物理疗法有助于炎症吸收。局部用超短波或红外线等照射,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亦可使用松节油(稀释为1:8)或芥末泥敷胸等。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