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摘要:红细胞增多症,即静脉血红细胞>6xl012/L,血红蛋白>220g/L,红细胞比容>65%。常见于母胎或胎胎间输血脐带结扎延迟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及糖尿病母亲所分娩出的婴儿等。
病理性黄疸根据其发病原因分为如下类。
 
胆红素生成过多
 
因过多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1)红细胞增多症,即静脉血红细胞>6xl012/L,血红蛋白>220g/L,红细胞比容>65%。常见于母胎或胎胎间输血脐带结扎延迟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及糖尿病母亲所分娩出的婴儿等。
 
(2)血管外溶血:如较大的头颉血肿皮下血肿颉内出血肺出血和其他部位出血。
 
(3)同族免疫性溶血:见于血型不合如ABO或Rh血型不合等,我国以ABO溶血病较为多见。
 
(4)感染: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和原虫等引起的重症感染皆可致溶血,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多见。
 
(5)肠肝循环增加:先天性肠道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巨结肠饥饿和喂养延迟等均可使胎粪排泄延迟,使胆红素吸收增加;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的!—葡萄糖醛酸苷酶进人患儿肠内,使肠道内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加有关,见于母乳喂养儿,黄疸于生后3—8天出现,1—3周达高峰,6—12周消退,停喂母乳3—5天,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有助于诊断。
 
(6)红细胞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丙酮酸激酶和己糖激酶缺陷均可影响红细胞正常代谢,使红细胞膜僵硬,变形能力减弱,滞留和破坏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7)红细胞形态异常: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等均由于红细胞膜结构异常使红细胞在脾脏破坏增加。
 
(8)血红蛋白病:a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F—Poole和血红蛋白Hasharon等,由于血红蛋白肽链数量和质量缺陷而引起溶血。
 
(9)其他:维生素E缺乏和低锌血症等,使红细胞膜结构改变导致溶血。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