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后,总希望给娃最好的,吃的更不例外。
也因此,我们逛超市时常常优先选择"儿童专用"的,比如儿童奶酪、
儿童牛奶、儿童酱油……
但这些真是"专为儿童设计"的吗?能"有益儿童生长健康"吗?能放心给孩子吃吗?
今天,小编就好好说说"儿童专用食品"这事儿~
儿童牛奶
不少家长一看到"儿童牛奶"眼就冒绿光,觉得营养肯定比普通的好。
其实不然。
为了吸引孩子,"儿童牛奶"里都会添加糖等甜味剂和增香剂。
孩子的味觉比大人敏感,而且天生喜欢香甜味道,一旦喝了这种甜味奶,就很不愿意再接受不甜的奶。
而这些额外添加的糖,不仅容易让孩子长蛀牙,还容易增高肥胖、
2型糖尿病、心
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了糖之外,有些产品还会加入各种香精调味,让孩子更喜欢,但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毫无益处。
其实,小编也跟大家说过,1岁以后的孩子,选择新鲜健康的巴氏杀菌乳,或是没有调味的灭菌乳反而更健康。想了解更多,可戳:奶粉要吃到几岁?跟你想的不一样!
儿童奶酪
为了配合孩子口味,儿童奶酪中会添加大量
脂肪、奶油、糖和其他添加剂,这些成分吃多了对孩子都不好。
而且,除了极少数新鲜奶酪含盐量较低外,大部分奶酪在制作过程中都要加入大量的盐。
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议:
7~24月龄婴幼儿的钠摄入应不超过350~700mg/d,相当于0.9~1.8g盐。
这时候的宝宝身体各个器官还没
发育成熟,吃盐太多容易损害肾脏功能。
但上图的奶酪,100g里就含有420mg的钠,再加上日常饮食中宝宝摄入的钠量,已严重超标。
小编建议,如果真想给孩子吃奶酪,最好等1岁以后,并且奶酪的配料表上成分越少越好。
儿童肉松
大家一听到"肉松"这2个字,就觉得有肉,对孩子好。
但你知道吗?肉松≠肉。
为了降低成本,厂家会用价格只有猪肉1/10的豆粉来增加重量;而为了增加销量,他们还会在炒制时加入大量的油、糖、盐和酱油。
这样一来,它就变成了不健康的食物。
豆粉中含的蛋白质太高,而且肉松中的调味料太多,口味太重,这些都会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
我们知道,1岁以内的小朋友不适合吃调味过的食物,1岁以上的小朋友也尽量避免重口味的食物,以培养清淡饮食的好习惯。
如果情况允许,小编建议大家自己在家做肉松,既不复杂,还可以控制油脂、砂糖、盐和其他调味料的用量,让宝宝吃到高质量又放心的纯肉松。
儿童酱油
很多儿童酱油都宣称专为儿童酿造,低盐淡口味、营养丰富,能有效增强儿童食欲,但说出山路十八弯来,它还是一瓶酱油。
而且,某些牌子的儿童酱油含钠量严重超标,但实际上,1岁以下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吃盐,也不需要酱油。
日常饮食中的钠已经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了,而过早添加咸味,会增加成人期高血压风险。
另外,有些儿童酱油会比普通酱油多一味食品添加剂,即三氯蔗糖,是一种甜味剂,会让孩子偏好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