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预防接种 > 中国家长的疫苗误区

中国家长的疫苗误区

2017-05-27 来源:儿童大夫万博士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政府如何监管,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疫苗是否有效或者有毒,不在现场,不经过检测,我无法判断。但我需提醒家长几个容易出现的误区:
  这个周末在南京参加WSK考试,所以没时间更新公众号内容,先道个歉,再说说这两天重庆闹得沸沸扬扬的疫苗事件,联想起前段时间山东疫苗事件,今天就聊聊疫苗的事情,但也只能笼统的说,我不是这个专业,我只能就我所学所了解的聊一聊,展开了篇幅就不够了。

  首先,到底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这一定义中强调了疫苗属于生物制品类,既然是生物制品,我们就该关注其安全性。现在我国市场上的疫苗主要分为三类: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灭活疫苗没有繁殖能力,注射在人体后一般不会致病;而当温度升高时,减毒活疫苗可能会出现病原体复制而导致感染相关疾病。

  走近疫苗的误区
  政府如何监管,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疫苗是否有效或者有毒,不在现场,不经过检测,我无法判断。但我需提醒家长几个容易出现的误区:
  误区一:有的人查百度说,注射未冷冻疫苗本身不会带来风险
  真相:温度升高会导致病毒复制,大量病毒注射人体内会导致传染病发生。
  误区二:伤残孩子与接种疫苗没有因果关系
  真相:当大量病毒侵犯人体神经系统会导致疾病,例如,注射不合格脊髓灰质炎病毒后会导致脊髓灰质炎。
  误区三:二类疫苗不安全,不要打
  真相:婴幼儿抵抗力比较低,注射二类疫苗有利于抵抗传染病,例如肺炎。
  误区四:国产疫苗不安全,不要打
  真相:合格的国产是可以接种的,前提是合格的,相对来说国外疫苗的检测检疫比国内要严格一些。
  误区五:有些传染性疾病已经绝迹,因此,幼儿无需接种有关疫苗
  真相:传染病的绝技是因为疫苗的普及,多数疾病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发生率可能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并非意味着传染那些疾病的细菌及病毒已经绝迹,获得对这些疾病的免疫,仍是必要的。
  误区六:水痘不是致命性的疾病,因此,不必接种水痘疫苗。
  真相:水痘可以致命,严重的水痘可以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误区七:母乳喂养的儿童无需接受免疫
  真相:初乳中确实含有一些抗体,但是一般六个月后这些抗体几乎没有。
  误区八:即使接种了疫苗,但仍会感染上相关疾病,所以,有人认为疫苗不起作用
  真相:疫苗有效这一点勿容置疑,有的人注射疫苗后仍然感染传染性疾病,有可能是因为疫苗不合格,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加强注射,比如乙肝疫苗要打三次,还有可能是自身原因,但几率很低,可以说,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85%以上,不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零。
  了解注射疫苗后的反应
  家长朋友们除了选择正规机构进行疫苗注射,还必须了解注射疫苗后哪些症状是正常反应,哪些是异常反应,需要及早就医。
  注射疫苗后,哪些是正常反应?需如何处理?
  1、局部反应:局部轻度肿胀和疼痛。例如:注射百白破疫苗后,局部会出现硬结。
  2、全身反应:发热和周身不适。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度,持续1-2天。
  出现上述正常反应后,家长无需特殊处理,让宝宝多饮水,多休息,并观察体温变化。
  注射疫苗后,哪些是异常反应?需如何处理?
  1、局部感染:局部出现化脓性感染。予碘伏消毒处理。
  2、过敏反应:部分患儿出现过敏,皮肤出现皮疹等。如果是轻度过敏,只需多饮水;当面颊部、躯干部大面积皮疹出现时,需就医,行抗过敏治疗。
  3、休克:一般表现为注射疫苗后短时间内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和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需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4、全身感染:患儿出现高热,体温一般大于38.5度,伴有乏力等全身不适,此时需及时送往医院,警惕因疫苗导致的传染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