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介绍
耳门: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耳,穴内气血作用的部位为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并循耳孔流入体内,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
定位
定位: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穴位解剖:在腮腺后缘;布有颞浅动静脉耳前支;有耳颞神经、面神经颞支分布。
功效主治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颈颌痛,唇吻强。
现代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中耳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美尼尔氏症。
穴位保健
针刺:直刺0.3-0.5寸。
艾灸:艾条灸5-10分钟,耳门穴艾炷灸3壮。
日常保健:被按摩者仰卧,微微张口,按摩者坐于被按摩者头后,用双手拇指相对,同时轻轻用力打按压耳门穴半分钟,然后自上而下推耳前18,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或按摩耳门穴时取正坐位,双手举起,指尖向上,掌心向内,轻抚头部,四指放在面部的两侧,用拇指的指尖垂直按揉耳门穴,按压时有明显的胀痛感,痛感可向耳内渗透。尽量坚持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3分钟即可,可双耳门穴同时进行按揉。
滋补肝肾,清热化痰。用于头目眩晕,耳鸣耳聋,心惊失眠,手面麻木,潮热盗汗,痰多胸闷等症。
健客价: ¥57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健客价: ¥16滋阴补肾,舒肝通脉。用于中老年人轻度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证属肝肾阴虚者。
健客价: ¥60益肾填精,养心安神。用于肾精亏虚、心血不足所致的腰痠腿软、阳痿遗精、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食欲不振。
健客价: ¥45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健客价: ¥7.5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5用于气血两虚,肾虚精亏所致的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盗汗,腰腿酸软,耳鸣耳聋。
健客价: ¥11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4滋阴补肾,舒肝通脉。用于中老年人轻度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证属肝肾阴虚者。
健客价: ¥40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健客价: ¥7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肝经湿热上攻,耳鸣耳聋,耳内生疮,肿痛刺痒,破流脓水,久不收敛。
健客价: ¥11清肝泻火。用于耳鸣耳聋,口苦头晕,两胁疼痛,小便赤涩。
健客价: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