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疾病知识 > 病因症状 > “十聋九哑”是怎么回事?

“十聋九哑”是怎么回事?

2018-04-19 来源:耳鼻喉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由于轻度的和单侧发病的听力减退不容易被家长察觉,宝宝自己又不会表达,所以自出生到三岁体检都要进行常规听力筛查,一旦发现问题,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

耳,是感受听觉的器官。听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之一,人们通过听觉来相互建立联系、获取知识、感知危险,一个人听不到,对他的人生和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和负担。因此,保护我们的听力,刻不容缓。

先讲一讲“十聋九哑”是怎么回事?

除了因聋致哑,儿童听力损失对患儿的认知、社会技能、心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听力减退的患儿往往学习成绩不佳,成年后也可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工作表现不佳,沟通困难令患儿感到愤怒、孤独、压抑,持续的心理创伤和情绪将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和个人的幸福感。

据估算,60%的儿童听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由于轻度的和单侧发病的听力减退不容易被家长察觉,宝宝自己又不会表达,所以自出生到三岁体检都要进行常规听力筛查,一旦发现问题,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

那么婴幼儿和儿童听力损失如何治疗呢?这就得从导致患儿发病的疾病说起了,常见的有:

遗传性聋:指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听力损失。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耳部结构发育异常,或虽结构正常但对耳毒性药物非常敏感,使用了耳毒性药物后致聋。对于这类耳聋,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家系中一旦发现一例病例,最好全家做耳聋基因检测,找到耳聋位点,在孕育下一个宝宝时可以据此再行基因检查,避免再生出耳聋的宝宝。

胎儿期因素:母体在妊娠早期患风疹、腮腺炎、巨细胞病毒、流感等病毒感染、或感染梅毒、耳毒性药物中毒等均可影响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造成先天性听力损失。

出生因素:分娩时产程过长、难产、产伤导致缺氧、黄疸过高也可对听力造成损伤。以上三项是导致婴幼儿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最常见因素,治疗策略上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脱离有害致病因素之外,对于已发病的个体,可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选择配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在此基础上进行听力和言语康复。

耳部疾病:除了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还有传导性听力损失,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中耳炎。各种急、慢性中耳炎引起中耳积液,鼓膜增厚、粘连、鼓膜穿孔、鼓室息肉等,均可破坏中耳传音功能,严重的还会影响内耳,造成混合性听力损失。除了中耳炎,较常见的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的还有耵聍栓塞,即耳道被耵聍(耳屎)堵上了。提到耵聍,很多家长都会问,要不要帮宝宝掏耳朵?专家的意见是:不要自己掏!耵聍也有不同的形态,有的呈片状,有的呈油状,有的呈坚硬的固体团块,一般情况下,只要没完全堵死,耳道留条缝,对听力都不会有什么影响,尤其那种片状的,很多人是这样的一片耵聍,像帘子一样挡在外耳道口,其实这种可以保护耳朵,不受飞虫侵扰,洗澡的时候水也不易溅到耳道内。而会造成听力减退的那种耵聍,一般是那种一大团的,黑褐色的那种,不能自己掉出来,在耳道内越积越多,堵死了耳道,才会影响听力,这个时候建议直接来医院取出,因为耳道又小又深,家长又没有合适的工具,一不小心就会把耵聍推到深部,或者损伤外耳道和鼓膜……单纯的传导性听力损失一般都不会太严重,大声说话还是能听得见的,容易被忽略,也因此容易延误治疗。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治疗(药物、手术、助听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噪声:长时间大音量的用耳(听音乐、广播等)以及烟花爆竹等短时间高分贝的噪音,都可能引起永久性听力损失,因为这些都会损伤内耳,而内耳相当脆弱,感音细胞不可再生,一旦受伤,就很难恢复,最后只能借助助听设备。

其他:如外伤、药物中毒、肿瘤等,一旦发现,越早就医,挽救的希望越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