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手足口病高发期来了,家长一定要知道的防护知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一般3~4月份病例逐渐增多,5~7月达到高峰。
每年的5-6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而今年却在4月份左右就开始爆发,而且患病的儿童也比较多,这让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其实只要清楚了解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就可以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宝宝患病。
对于患者来说,在平时治疗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做好饮食上的调理,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对于手足口病患者来说也是一样。那么手足口病患者有什么应该注意的饮食禁忌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说一下手足口病患者的饮食禁忌吧。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一般3~4月份病例逐渐增多,5~7月达到高峰。
据了解,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同一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造成的。虽然是由同一类病毒引起,两个病症状也有些相似,都会在口腔里看到疱疹溃疡。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该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肠道病毒是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至少20多种A组肠道病毒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A71感染所致。
手足口病是一种幼儿常见多发病,临床绝大部分患儿都是轻症,症状很快可以缓解痊愈,家长不必过度担心和恐慌。此外,因为幼儿园里幼儿一旦患病容易互相传染,所以孩子若患上手足口病最好在家里休息,等病好后再回幼儿园,以免互相传染。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源通过粪便、疱疹液将病毒污染于玩具、食具、衣物、桌、椅、门把手和游戏设施上,健康宝宝用手接触后通过口腔感染。也可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