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也可能不高烧

手足口病也可能不高烧

2018-04-29 来源:医来伸手健康管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92万,死亡病例95人,在丙类传染病报告中发病、死亡人数皆为最高。

手足口病流行季又来了!

4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今年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的病例已经达到2.8万例,是2月份的两倍以上。

手足口病报告发病、重症和死亡呈隔年高发特征,预计2018年是手足口病高峰年,流行强度将高于去年。

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92万,死亡病例95人,在丙类传染病报告中发病、死亡人数皆为最高。

根据近年情况,每年进入4月份后手足口病例会陡然增加。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希望爸妈主动为宝宝接种疫苗,做好预防。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

故手足口疫苗的医学名叫: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平时说的手足口疫苗是口头名。

二、流行季节

一般为4月到7月,9到11月也会出现小高峰。

三、手足病是怎样传播的?病情发展、预后如何?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呼吸道、消化道,通过空气(飞沫)、病人的分泌物(如: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大便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所接触的物品等或环境)而感染发病,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绝大多数患者一周会痊愈,预后良好。重症病情进展迅速,极少数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四、哪些小孩的爸爸妈妈需要注意呢?

患者以5岁及以下孩子为主,1到2岁发病最高,90%发生在3岁以下的小孩。

6月龄以下小孩子发病较少,但从6月龄开始,发病率逐渐增加,且一旦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五、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有哪些表现呢?

1.体温大于39度,发热1到2天后,手掌、脚底、臀部、舌头、牙龈或两颊内侧口腔黏膜部位有疱疹或溃疡,通常不痒,有些皮疹也会有水疱,有的孩子会因咽喉痛而拒绝饮食。

2.有的孩子出现呕吐、腹泻、烦躁、爱睡觉或出冷汗等。

六、怎样预防?

1.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勤洗手:饭前便后、进食前或接触食物前、接触口鼻前、接触疱疹或者分沁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大小便弄脏的衣物时,应在流动的水、或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推荐洗手用“七步洗手法”。有呼吸道症状时避免接触分泌物,脏纸巾入有盖垃圾桶。

3.勤洗晒:生活用品勤晒,勤洗。

4.清洗消毒:勤清洁常接触的物品和物体表面,地面、玩具、家具表面,孩子能触摸的地方,每周含氯消毒剂消毒一次,半小时后冲洗、晾干。

5.就医隔离:一旦出现了发热、出疹等应及时就医,居家隔离。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方可入学。在家休养期间,尽量避免外出,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以免传染。

6.正确处理:对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大小便及被弄脏的物品或环境,要用含氯消毒剂处理,作用半小时,再用擦拭、冲洗。

7.避免逗留: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到人多集聚的地方长时间逗留

8.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提高警惕:

A.对于幼儿托管等孩子集中区,落实晨检、病例监测、生活娱乐用品清洁消毒、环境通风消毒等日常防控措施,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

B.观察处理。如发现小朋友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就医,出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教育部门和所属社康中心等相关部门,及时处置。

疾病重在预防,接种疫苗是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最有效、最经济的好办法。

目前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发期,早接种,早预防,孩子更健康,父母更安心。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