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今年是手足口病发病“大年”,家长多留意

今年是手足口病发病“大年”,家长多留意

2018-05-08 来源:临西县人民医院宣传平台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表示,今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的强度将高于去年,也就是说2018年是手足口病高峰年,即大家所理解的“大年”。进入5月,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如约而至,家有宝宝的家长一定要非常注意。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为什么手足口病呈现隔年高发即我们所说的大小年的特点呢?

主要是由于传染病的周期性特点决定的,不同年份流行的优势病毒型别会发生变化。根据往年规律,每两年为一个流行周期,预计今年手足口病发病的流行强度有可能高于去年。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主要症状为口腔溃疡、疼痛、口臭、流涎、拒食、厌食、烦躁不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咽充血、扁桃体肿大、手足心可见皮疹,先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即转为水疱疹,皮疹可在一周内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脱屑或疤痕。出疹子的同时,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类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另外,由于“水疱疹”的症状会让部分家长误以为是出水痘,往往耽误了病情。所以,建议家长们不要自行判断宝宝所患手足口的轻重程度,当出现以上疑似症状时,应尽快就诊。

手足口病主要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对于手足口病,预防胜于治疗。那么家长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来预防呢?

医生表示,首先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因此为了防止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应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不过目前疫苗只针对EV71病毒,并不能预防其他型别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但洗手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液,避免用含酒精类的湿纸巾、免洗消毒液清洁手部来预防手足口病,因为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对酒精类消毒剂不敏感,(用酒精类消毒剂)起不到有效清除病毒的作用。

许多人认为手足口病是小孩子得的,其实5岁以上儿童甚至成人也会感染这些肠道病毒,但是由于抵抗力较强,一般不发病,不出现典型的手足口病症状,但同样会携带和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要注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减少携带病毒的机率和传染给家中孩子。

如果家里有孩子患了手足口病,要注意不要让患儿接触其他儿童,不要急着去幼儿园,要全部病症消失后一段时间再复课。看护人接触患儿后也要及时洗手。孩子的各种用具要及时消毒,家里要勤开窗通风。

提醒家长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手心、脚心、口腔等部位,关注孩子体温变化,幼儿园也要按相关规定做好晨检工作。如果孩子患病出现相应症状,如手足口和臀部起红疹等,要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肢体抽搐以及持续呕吐、高热等症状,很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要立即就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