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宝爸宝妈注意啦!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期

宝爸宝妈注意啦!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期

2018-05-08 来源:砚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多,目前手足口病患儿较多,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传染的关键。如有高热患儿可到发热预检门诊监测体温,疑似患儿建议到专科门诊就诊。希望家长通过了解有关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后,可以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发病机会。

手足口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病,您了解多少?

每年的3月底到6月初是手足口病高发期。

今天就给家长们普及一下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及手足口病的防治要点。

手足口病防治基本知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多,目前手足口病患儿较多,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传染的关键。如有高热患儿可到发热预检门诊监测体温,疑似患儿建议到专科门诊就诊。希望家长通过了解有关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后,可以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发病机会。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儿童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手足口病怎样传播?

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伴有发热,多在38℃左右,并出现丘疹或疱疹,好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具有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的“四不像”特征,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点。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丘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

手足口病的危害: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少数病例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怎样护理手足口病患儿?

对手足口病患儿要加强护理,注意加强营养、休息,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避免日光曝晒时间过长,防止过度疲劳引发机体抵抗力降低,出现心肌炎、脑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的预防:

1.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

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如遇阴雨天,应烘干衣物,避免细菌滋生。

4.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5.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