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15字诀”严防宝宝中招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15字诀”严防宝宝中招

2018-05-04 来源:健康人报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流涎,不愿意吃饭,口腔长出疱疹或者溃疡,以为是上火了。其实这不是上火引起的,而可能是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家长需要提高警惕。

每到四五月,

气温回升,天气变得闷热,

最让父母担忧、让孩子遭罪的

“手足口病”又卷土重来了。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2018年重点地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知》,同时通报,我国现已进入手足口病流行期,预计今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将高于去年。

对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赵瑞秋提醒,手足口病可防可治,若提高警惕,完全可以避免该病带来的严重后果。

传播途径复杂且极易传播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流涎,不愿意吃饭,口腔长出疱疹或者溃疡,以为是上火了。其实这不是上火引起的,而可能是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家长需要提高警惕。

赵瑞秋介绍,作为儿童常见的由多种肠道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多以发热,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口腔粘膜伴发疱疹或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普通型病例往往仅出现皮疹表现,而重型病例的手足口病则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如惊厥、嗜睡、意识改变、呕吐、肌阵挛、肢体无力、肢体抖动等。还有少部分危重症患儿起病甚急,早期出现心率、呼吸等的变化,若治疗不及时,可因肺水肿、肺出血、脑干脑炎等危及生命。

春季是手足口病高发季,部分地区在10月至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复杂且极易传播,病毒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长。赵瑞秋说,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水杯等物品都可以造成传染。

手足口病可防可控

赵瑞秋介绍,手足口病由十余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只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单价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非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源,该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将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家长可自愿为孩子接种。

除此之外,赵瑞秋建议,家长应当培养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居家和个人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便于及时就诊、治疗。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做好对孩子日常用品的清洁和消毒。“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勤通风,晾被褥。”预防手足口病的15字口诀应牢记。

家长应做好患儿隔离和照顾

对于已经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孩童,家长也无须过于惊慌。赵瑞秋介绍说,手足口病普通型的病程多为7天至10天,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没有重症的表现,可以遵医嘱在家进行对症治疗,如多喝水、饮食清淡,可以帮助孩子自愈。

但是要高度关注重症的早期表现,做到及时就医,及时治疗。赵瑞秋指出,孩子体温大于38.5℃,且持续两到三天以上,家长需提高警惕;孩子出现了至少一次呕吐,另外出现了睡眠时惊醒,四肢抖动,呼吸、心跳加快,出冷汗,手脚发凉,精神萎靡等,这些情况可能就是重症的表现。特别是出疹并不典型的患儿出现以上症状,家长更要引起关注,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另外,专家建议在孩子病好后应继续居家隔离10天左右,采取和患病期间一样的护理措施,妥善处理孩子粪便,勤洗手消毒,以防疾病传染。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