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6-05-07

中医古籍中的中成药

中医是我国从古至今沿袭下来的医学治疗技术,中医的历史极其悠久,古代先民患病以后只有靠中医来进行治疗。当然中医的文化博大精深,这些知识全靠书籍记载,并一点点传承下来。现在的中医医生,有许多人开出的方子是按照中医古籍中记载的方子来开。

标签: 黄帝内经 张仲景 
2016-05-07

肺“失守”了?什么意思?

肺部保养在我们的五脏养生中也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肺”主宰着我们的呼吸,所以在一呼一吸、一动一静中,都存在着很多肺部保养的奥秘。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肺主气、司呼吸”和“肺主宣发、肃降”这两种保养方法。

标签: 感冒 支气管炎 
2016-05-07

孙思邈流传千古的睡眠养生法

孙思邈,又被人们称为药王孙天医。这位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也是一位养生好手。相传药王孙思邈活到了一百多岁才仙游,相信这与他自己的一套养生法则一定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药王的睡眠养生法,看看这位名流千古的中医大家有什么独特的睡眠法呢?

标签: 孙思邈 口鼻干涩 
2016-05-07

中药用法 且看《伤寒论》

给药途径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服用方法得当,药物直达病所,常可显著提高药物疗效。《伤寒论》113方绝大多数为口服给药,如桂枝汤、麻黄汤等,但除此之外还有直肠给药与灌肠疗法。

标签: 伤寒论 咽喉溃疡 
2016-05-07

中医漫谈 枳椇子解酒的传说

生活中很多人有喝酒的爱好,适当喝酒利于身体的健康,但是如果过量饮酒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出现醉酒的状态。那么怎么解酒呢?有哪些解酒的偏方呢?中医介绍枳椇子具有很好的解酒作用。下面为大家说说枳椇子是怎么解酒的!

标签: 枳椇子 中药解酒 
2016-04-25

《内经》中效法自然诊治疾病的思想

大自然的一切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产物。大自然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其中蕴育了中医,也丰富和完善了中医。中医著作《内经》明确指出,中医必须以自然为师,也就是说大自然是中医伟大的教师。

标签: 内经 中医养生 
2016-04-25

《黄帝内经》开创中医学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2016-04-25

《本草纲目》这部书名由来的故事

《本草纲目》在我国医学史上有重要的位置,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标签: 本草纲目 李时珍 
2016-04-25

从中医古籍中寻中成药的前世今生

中医是我国古代治疗疾病的医学技术,关于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博大精深,能够学透的人没有多少,或者应该说中医学是学无止境的需要不断的研究推敲。下面中医古籍中寻中成药的前世今生。

标签: 灌鼻剂 中成药 
2016-04-25

马有度:传承创新型“钢杆”中医

马有度,著名中医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重庆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一手抓学术,一手抓市场;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科普”,独著、主编中医著作20余部,荣获多项科技进步奖及优秀著作奖。业绩入选《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中医成功之路》等。

标签: 亚健康 马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