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6-06-03

解决多年慢性咽炎,这里有绝招!超实用~

咳不出来,咽不下去,老感觉口干或者有东西卡在喉咙里,有时还影响唱歌和说话,硬生生毁了很多天籁之音!如果你被这些症状部分或全部击中,那么,你应该是浩浩荡荡慢性咽炎大军中的一员。

2016-06-03

再也不必担心「外阴瘙痒」下的“难言之隐”!妙方都在这~

无论是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还是貌似无盐的无敌丑女,只要一染上妇科病,就会感到不知所措。

2016-06-03

小手术也别大意,割包皮后20天恢复攻略

  男人其实是种怕疼又爱面子的动物,不幸的是包皮手术这两点正好都中了。但在幸福面前,面子和疼痛都是浮云,每一个躺上手术台的男人心里都会念叨:为了幸福,来吧!20天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是这20天要怎么度过,事关幸福,各位可千万不能大意!

标签: 泌尿 包皮 
2016-06-02

世界最早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

早在我国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贞疾舌”的记载,其中就含有诊断病舌的意思。公元前3~5世纪成书的《内经》中已有较多关于舌诊的记载。

2016-06-02

中医“免疫”思想的由来

葛洪,字稚川,别号朴子。他从小就喜欢读医书和炼丹书,长大后,更在热衷于炼丹术的同时,潜心研究医术,并成了东晋有名的医学家,老百姓有什么急病重病,常找他来医治。

2016-06-02

端午说「艾」,原来你是这样多功能的艾草

艾草又名香艾、艾蒿,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是祛寒湿、治虚寒。其叶性温,味苦、辛。内服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驱寒暖宫,其味清香,可驱蚊虫。

标签: 端午挂艾 艾草 
2016-05-17

宋金元名医--朱震亨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

标签: 朱震亨 湿热 素问 
2016-05-17

宋金元名医--王好古

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

标签: 王好古 伤寒 便秘 
2016-05-17

宋金元名医--罗天益

罗天益(1220~1290年),字谦甫,元代真定路嵩城人(今河北嵩城县)。他幼承父训,有志经史。李杲晚年(1244年以后),学医数年,尽得其术。李杲身后,他整理刊出了多部李杲的医学著作,对传播“东垣之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标签: 罗天益 针灸 虚寒 
2016-05-17

明代名医--薛己

薛己(1487~1559),字新甫,号立斋。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父薛铠,字良武,府学诸生,弘治中以明医征为太医院医士,以子已故赠院使。治疾多奇中,以儿科及外科见长。

标签: 薛己 疮疡 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