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7-02-27

刘渡舟:柴胡桂枝汤的方证及临床应用

治疗肝气窜疼:用小柴胡汤疏肝理气,桂枝汤通阳活血。加佛手、香橼尤佳。(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一按肋骨就打饱嗝嗳气,随之缓解)

2017-02-27

李可研究经方的思路

李可《小青龙汤治重危急症举要》讲稿,万言之作,一气呵成,采取自问自答的形式,探讨了小青龙汤的诸多问题,堪称“青龙百问”,是研究经方的典范。我们要关注他关于这些问题的新见解,还要进一步学习他研究经方的思路。

标签: 李可 经方 麻黄 
2017-02-27

任之堂跟诊日记:小儿食积一二三四

什么一二三四啊?一就是以一味消积的鸡矢藤。二就是两味升降气机的桔梗、枳壳药对。三就是焦三仙,即山楂、神曲、麦芽。四就是四君子。这样治疗小儿食积的思路,就基本理顺了。

2017-02-27

施今墨老先生的七对降糖药

外感风寒,传变化热,或温热之邪,入于肺、胃。证见:高热不退、口渴、烦躁,甚至神昏狂乱,脉象洪大而数等外感气分实热之证。

2017-02-27

口腔溃疡中医辨证论治

口腔溃疡的发生多与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内分泌变化、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缺乏微量元素等有关。此外,梅毒也会引起口腔溃疡;一些属于自身免疫性方面的疾病,也会出现口腔溃疡。

2017-02-27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痛证

隐痛——以虚证多见,分气虚和阴虚2类。气虚治当补益中焦脾气,兼顾血运。主药:生芪、炒白术、云苓、陈皮、赤白芍、当归;阴虚治当补益下焦肾水,兼滋营阴。主药:生地、黄精、山药、泽兰、川楝子、玄胡。

标签: 沈绍功 痛证 刺痛 
2017-02-27

余浩:疾病的三个成因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篇就把养生最高境界讲出来,道德日全,就没有危险,道德不全,身体四处就容易有危险,人们一直以为道德只是一个人的修养标准,不知道也是一个严格的健康的科学概念。

标签: 余浩 疾病 德全不危 
2017-02-27

罗大伦:黄元御鼻炎特效方——桔梗元参汤

自己有鼻炎,怎么都治不好了,最后无奈,就自己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里挑了个治鼻炎的方子,然后在家人的注视下,毅然服用,结果没两天就基本好了,这位朋友每天都现场报道服药情况,各位有兴趣的可以查查。

2017-02-27

朱进忠诊脉心得:数脉非仅主热

余临证之时,非但注意数脉之主热,亦且注意数脉之主寒,数脉之主虚,数脉之主正邪交争。非但注意数脉之数,亦且注意数脉之相兼,且多以兼脉论数脉之所主。

2017-02-27

《名医名方》:睡眠方

中医认为,肝藏血,血舍魂,若肝血不足,魂不守舍,心失所养,则虚烦不眠,心悸不安;血亏阴虚,易生内热,虚热内扰,见虚烦不安,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