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7-02-27

朱良春用药经验之附子

古今善用附子者,首推张仲景氏。仅以《伤寒论》六经病中用附子者而言,在太阳篇者有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加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附子泻心汤、芍药甘草附子汤

2017-02-27

蒲辅周附子运用二十三法

《汤液本草》云附子入“命门之剂”;《本草正义》:“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先生曰久喘治肾,系肾元阳不固者,治宜肾气丸。“

2017-02-27

张仲景以甘草命方名九首浅析

“里水,甘草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甘草麻黄汤,甘草二两麻黄四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

2017-02-27

刘渡舟《伤寒论》气化说

研究《伤寒论》的理论,可称丰富多采,美不胜收。如用六经六气、标本中见的理论,指导六经辨证论治之法的,则称之为“气化学说”而名称前茅。

2017-02-27

董洪涛针灸医案汇总

针灸的临床适应范围很广,基本上可以说是无病不可治。除非是大失血、大失液以及一些外伤急救之外,针灸可以治疗的病种极多,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针灸适应症范围。

2017-02-27

【针灸入门必读】针灸名家承淡安先生注解的穴位歌

承淡安(1899~1957),中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少时随父亲学医,17岁时师从名医。他为中国针灸走向世界倾注了全部心血,被誉为中国针灸一代宗师。

2017-02-27

【临床经验】胡希恕:泻心汤类方的运用

按:开完处方,学生曾问胡老,本患者为什么不用甘草泻心汤加减?胡老只是说:“本例不是上热下寒的甘草泻心汤方证,而是里热、上热明显的三物黄芩汤方证,看一下方解便自明。”

2017-02-27

脏腑经络数目的由来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是天地阴阳相合的产物,不言而喻二者有着统一的本原和属性,而“天六地五”又是“数之常也”,那么人体脏腑数目与之相应相符便属天经地义。

2017-02-27

经络是人体内外的无线网络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明络脉之法?络脉论》说道:“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细小。”

标签: 经络 横络 浮络 
2017-02-27

神奇的中医取嚏法

在中医学中,人体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中医学充分利用这种密切关联,发现了许多有效且有趣的治疗方法,取嚏法即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