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是由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各半量而组成,主要用于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疼痛等症。随着其临床运用和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有很多新的用途。本方既能调和营卫气血,又能和解表里,疏肝利胆,故临证治疗范围颇广,应用机会亦甚多。
组成:
桂枝(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半夏(洗,二合半)芍药(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
临证应用
1.治疗肩背疼痛;还可以治疗耳后神经痛、肩周炎。
2.治疗肝气窜疼:用小柴胡汤疏肝理气,桂枝汤通阳活血。加佛手、香橼尤佳。(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一按肋骨就打饱嗝嗳气,随之缓解)
3.治疗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迁延性肝炎。
4.治疗类风湿小关节麻木、疼痛,加鸡血藤、络石藤尤佳。
5.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加白及、三七尤佳。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
6.治疗体虚感冒。症状:打喷嚏、流鼻涕、稍觉恶寒、很少发热、但反复感冒。反复感冒多与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有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使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细胞分化,并使正常幼鼠的免疫机能活化。据报道柴胡桂枝汤治疗易感冒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患者18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并且发现症状改善最明显的是发热,其次是食欲、咳嗽、喷嚏、清涕。
7.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更年期综合征、过敏性鼻炎
8、神经衰弱。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对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调节和消除神经衰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有人以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神经衰弱60例,每日1剂,14天1疗程,一般1~2疗程即可获效。
9、脑缺血。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对脑部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有良好的改善脑缺血的功能。
医案赏析
鼻渊案
刘渡舟医案:钟xx,男,21岁。患慢性鼻窦炎5年,每因外感而诱发,发则头痛,流涕黄浊而腥臭。此次发病已2周,饮食及二便皆正常,但恶风寒。舌质淡苔白,脉弦。《素问·气厥篇》说:“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恶风寒者,营卫不和之故。
柴胡12克黄芩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半夏9克党参6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服三剂药后复诊,诉说服药后覆被须臾,即周身微有汗出,每次服药都如此,三剂服尽,则头痛、浊涕霍然大减。5年来服各种中西药都没有这样好的效果。因于上方内加黄连3克续服三剂而愈。
皮肤发凉案
刘渡舟医案:李xx,女,48岁。所患之证颇奇,周身酸疼时,皮肤有如涂清凉油一般发凉透肤,伴见胃脘发胀,以进食后更甚。心悸,大便干。舌红苔白。柴胡12克黄芩9克桂枝6克白芍6克半夏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瓜蒌30克。
服药后腹中作响,矢气甚多,共进六剂,皮肤发凉及胃胀悉除。
气上冲案
刘渡舟医案:张xx,女,59岁。素有风湿性心脏病。初冬外感,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胁苦满,心悸,不时有气从心下上冲咽喉,则烦悸不宁。处方:柴胡12克黄芩6克桂枝9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三剂而诸证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