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父母必学 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小宝宝生病了,父母往往不怎么敢孩子吃太多药

孩子发烧怎么办?中医推荐降温秘方

宝宝感冒发烧是最常见的疾病,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是如何退烧?快速退烧是家长最大的心愿,那么如何给孩子退烧呢?很多家长一见孩子发烧就上医院打吊瓶,其实孩子发烧不要急于打针。下面健客小编为大家推荐几个退烧的方法,效果很好哦。

最新发布
2016-06-27

中医儿科:小儿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症)

母乳中含维生素D虽不多,但钙磷比例恰当,容易吸收。本病母乳喂养者发病率较人工喂养者为低。注意适时添加辅食,3个月后要加鸡蛋黄,5个月要加动物肝肉末。

2016-06-27

中医儿科:小儿消化不良

滥用抗生素,使胃肠道内菌群失调,正常细菌,如乳酸杆菌受到抑制,杂菌却大量生长繁殖。④天气变冷,机体抵抗力低,肚子受凉也可引起消化不良。

2016-06-27

中医儿科:小儿肠痉挛

肠绞痛多为突发性,呈阵发性腹部绞痛,时痛时止,可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发作时患儿哭闹,捂住肚子、翻滚,重者可伴面色苍白、手足发凉。虽然腹痛轻重不等,但全身情况较好,无发热,很少呕吐,大便正常或稍稀,体检时缺乏特异性体征。

2016-06-27

中医儿科:小儿脱肛(直肠脱垂)

现代医学认为,脱肛的成因是由于直肠发育缺陷,直肠粘膜下层组织和肛门括约肌松弛,慢性气管炎久治不愈等因素使腹腔内压增高所致。

2016-06-27

中医儿科:小儿黄疸(胎黄)

新生儿黄疸多有不同,应在婴儿出生后密切观察,其皮肤黄疸的变化。对于肤黄过早出现或逾期不退者和黄疸逐渐加重者,或黄疸退后复出者,应特别注意并及时就诊。

2016-06-27

中医儿科:小儿便血

肠中湿热型:先便后血,血色鲜红,肛门肿痛。因肠套叠,肠扭转而发者多伴有腹痛,呕吐,阵发性哭闹。因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而便血者,呈赤豆汤样,有恶臭味。不及时救治者可发生休克危象。

2016-06-27

中医儿科:小儿龟头水肿(下疳)

小儿龟头水肿的发病成因主要是由于小儿穿开裆裤时间太长,阴茎暴露在外,易受病菌感染;常见不洁玩弄阴茎;接触羽毛、花粉、灰尘等过敏物,素体不足,感受风湿热邪,或罹患疮疡,外伤未愈,用手搔抓等因素,使高度敏感的阴茎龟头受病毒侵犯而成病。

2016-06-27

中医儿科:小儿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是由于素体虚弱,阳气不足,腠理空疏,卫阳不固,风寒湿邪阻于经络,正邪相搏,气血不畅,心脉痹阻,肺气壅塞,脾肾阳虚,溶血性链球菌乘虚侵犯心脏、关节,使血不养心,水液调节失司,故风湿成痹。

2016-06-27

中医儿科:婴幼儿舌下囊肿(木舌)

现代医学认为,舌下囊肿的发病机理是由于导管阻塞后唾液潴留使导管或腺泡破裂,分泌液向外渗出所致。祖国医学认为,因心脾蕴热,痰湿凝结,致邪热上熏于口舌,热盛阴伤,气血俱燔,热毒壅结而形成。

2016-06-27

中医儿科:小儿痱子

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常见于高温,并有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在颈、躯干发生多数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内容清,无红晕。无自觉症状,轻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