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父母必学 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小宝宝生病了,父母往往不怎么敢孩子吃太多药

孩子发烧怎么办?中医推荐降温秘方

宝宝感冒发烧是最常见的疾病,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是如何退烧?快速退烧是家长最大的心愿,那么如何给孩子退烧呢?很多家长一见孩子发烧就上医院打吊瓶,其实孩子发烧不要急于打针。下面健客小编为大家推荐几个退烧的方法,效果很好哦。

最新发布
2016-06-28

中医儿科:婴儿湿疹(奶癣)

急性期孩子面额部突然出现鲜红色丘疹或红斑,哭闹时明显,安静、凉爽时减轻或消退;重者丘疹成片,遍布颜面甚至颈、耳等处,瘙痒难忍,常被抓破,流出黄色透明的粘液。

2016-06-28

中医儿科:小儿尿频

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花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因此尿频多为虚症,临床上应用温补肺肾、收敛固涩可取得疗效。

2016-06-28

中医儿科:新生儿呕吐

引起新生儿呕吐的疾病很多,如喂养不当、胃粘膜受刺激、胃肠道功能失调、肠道内外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和遗传代谢性疾病、胃肠道发育畸形等,都可以引起新生儿呕吐。

2016-06-28

中医儿科: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发病率约占活产婴的1-10%,出生体重越轻,发病率越高。

2016-06-28

中医儿科:新生儿丹毒

赤游丹的发病原因,多因局部皮肤损伤,脐部疾患,臀部湿疹,种痘,虫咬,护理不善等,为外风邪毒所侵,以致感染成病。邪毒袭人经脉,随气血流走全身,发于肌表,因而出现皮肤红肿、灼热、疼痛等风火热毒证候。

2016-06-28

中医儿科: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是呼吸急促,面色青紫,口吐泡沫,哭声低微,体温不升,少数发热。严重者鼻翼扇动,全身青紫或苍白,点头样呼吸,呼吸暂停或反复出现窒息。因吸入乳汁而致者,可见乳汁从鼻腔流出,面色青紫,重者立即发生窒息。   

2016-06-28

中医儿科:婴幼儿脓疱疮

初起时,皮肤上突然生出粒粒豌豆或蚕豆样大小的水疱,疱内含有黄色的液体;继之皮肤发红,水疱很快变大,极易破裂,疱内带有大量细菌的液体就会流出,污染四周的皮肤,引起新的脓疱。

2016-06-28

中医儿科:小儿腹痛

腹部受寒,可由外而来,如冬季衣薄,寒风侵袭腹部;或夜寝袒腹而眠,寒邪直侵腹部;亦可为饮食大寒大凉,如过食冷饮,由口直人腹内胃肠。主要症状为:腹部阵痛,得温则舒,遇冷则剧,面色苍白,腹部拒按。

2016-06-27

中医儿科:小儿鼻衄

儿童鼻出血的发病率高于成人,轻者仅鼻涕带血,重者因大量出血不止,可以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致贫血。小儿鼻衄原因甚多,一般可分为局部和全身性因素。

2016-06-27

中医儿科:小儿格林巴利综合症(驰缓性麻痹)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痿证”范畴。其病因多由于暑湿、湿热;病机乃湿热侵淫经脉,筋脉弛缓,日久伤及肝肾脾三脏,致使精血亏损,肌肉筋骨失常,其治疗多以清热利湿,润燥舒筋,活血通络,益气健脾,滋补肝肾,布精起痿的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