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中的内伤因素举隅
由于个人平素体质不同,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差别,在患同样的外感病时往往会夹杂不同的内伤因素。中医典籍《伤寒杂病论》论述外感伤寒病时,就非常注重阐述外感和内伤夹杂的复杂情况。这种情况下,外感已经不是单纯的外感,感冒也不再是发发汗这么简单,而必须统筹考虑外感和内伤的因素,细致分析内外两方面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抽丝剥茧一样地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小儿感冒虽不是大病,但也存在很多夹杂内伤的情况,这往往就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难治病。本文就根据笔者临床所见,举例说明一下小儿感冒中的内伤因素。
1.脾虚湿盛,湿热蕴结
有的孩子素体脾虚湿盛,肠胃常有湿热郁积,一旦发生感冒就会外邪与内湿相勾结,内外同病,湿热蕴结,缠绵难愈。这种情况下,患儿往往连续几日反复发热,热度一般不太高,多为38摄氏度左右的中等热度,上午发热减轻或热退,下午或傍晚热势复起。多没有恶寒,但精神不振,身体酸困,脘腹痞满,没有食欲,大便黏腻不爽或者腹泻。最为关键的是舌诊,往往舌尖红,中后部舌体淡红,中后部舌苔白厚腻,前部舌苔上多见红色点刺。脉象一般可能是滑数或者沉滑,重按无力。这种情况在中医归属于湿温病或者伤寒传经至太阴病,是外感风寒与肠胃湿热呈内外合邪的结果。
一般小儿感冒常用的中成药多为发汗解表或者清热解毒的,能够同时处理内在湿热与外感风寒的的中成药很少,所以往往造成孩子吃了很多药却不见好。静脉点滴更是加重了体内的湿气,使得发热反复不退。由于湿邪黏腻,退烧与发烧往往呈反复拉锯,家长会觉得怎么不像以前吃了药烧退了就好了,多会感叹“这次感冒真是奇怪了”。
这种情况下,中医会采取祛湿、清热、内外分利的方式治疗,根据湿邪、热邪乃至风寒邪气的主次多少,确定具体用药的轻重比例。笔者常用的方剂包括温病学里的三仁汤、甘露消毒丹,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里的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等,临证时还要具体化裁变化,以求准确对证。笔者临床中遇到这类小儿感冒很多,不少都是屡经治疗不效的,如果能注意到感冒背后的脾虚湿盛、湿热蕴结这个内伤因素,其实还是不难治的,往往也都能在一两剂内痊愈。
引起脾虚湿盛、湿热蕴结的因素,除了天生体质因素外,多半与小儿的饮食习惯有关。有的孩子食用牛奶、酸奶过量,有的孩子过量食用水果,有的孩子食用油腻肉食过多,有的孩子食用零食饮料过多……这些饮食摄取过量会引起脾胃功能减退、湿气内生、肠胃积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家长们应该给孩子合理搭配饮食。
2.脾肾阳虚,寒邪入里
脾肾阳虚、寒邪入里的孩子相对来说比前一种情况要少一些了,但在临床中仍然常能遇到。这类孩子一般面色晦暗无华,萎靡不振,经常四肢发凉,大便不成形,食欲不佳,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唇色暗淡,最关键的是脉象非常沉细。患儿平素就脾肾阳虚明显,一旦感受寒邪就直中少阴,体内阳虚,外邪内陷,而不再是单纯的表证了。这种情况的感冒也很难愈,一般的感冒药或者退烧药往往无济于事,或者反复发烧。采用一般的解表或者退烧的药物即使退了烧,也会造成体质进一步下降,很长时间内难以复原。这就是因为忽略了阳虚于内的本了。
中医把这种情况归属于太阳少阴合病,正确的治疗必须扶阳于内,托邪于外,从内向外帮助机体祛邪外出。《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之类是常用的方剂。
笔者常遇到多例这样的病例,比如患儿雷某,5岁,以前每次发烧就会抽风,反复多日不退,甚至得住院治疗,体质很差。这次发烧后来诊,已经使用退烧药数次并点滴一次,但过一会儿就会再次发烧,家长非常焦急。诊得其脉沉细微弱,肤色黯黑无华,舌淡白,发热无汗,这是太阳少阴合病,脾肾阳虚、寒邪入里,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服后1个小时汗出烧退,未再反复,而且此次发烧没有抽风。之后经过几次中医调理以后,这个孩子体质大大增强,面色出现红润,以后感冒发烧也都好得快了,再也没有发生抽风的现象了。
孩子体质之所以能够到脾肾阳虚、寒邪入里的程度,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而是日积月累地损伤了阳气。除了体质因素外,有的与寒凉饮食有关,有的是长年光脚踩地板,还有很多与过用清火的寒凉药物有关,这些因素都造成脾肾阳气逐渐损耗,以致寒邪入里,感冒时已经无力祛邪了。
3.气血两虚,动辄抽风
要说小孩子会气血两虚很多人都不相信,现在孩子吃那么好,生活条件那么优越,往往都是吃多了,怎么会气血两虚呢?其实这样的孩子还真不少。笔者遇到的每次感冒发烧都会抽风的孩子,全是气血两虚的。像上例的患儿,脾肾阳虚导致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足,食欲下降,营养摄取不够,就会存在气血两虚。还有的孩子,长得也是胖胖乎乎的,看起来营养很好,但也会气血两虚,因为饮食过度,脾胃受伤,运化不足,痰湿停滞,身体胖是有形的痰湿堆积,但却没有力量将它代谢掉、运化开,真正吸收的营养却不足。中医有个术语叫“形盛气衰”就是指这种情况。
比如患儿胡某,两岁余,以前每次感冒都会抽风,而且体温刚过37摄氏度就开始抽风,根本就没有高烧的机会。反复几次后情况愈加严重,听别人介绍来诊所找中医调理一下。这个孩子就是胖乎乎的,肌肤丰满,软嫩有余,力量不足。面色略灰暗,舌淡红薄白苔,脉沉弱无力。整体一看这孩子就是气血两虚,这种抽风属于中医所谓的慢惊风,和高热惊厥(中医所谓“急惊风”)并不相同。慢惊风的病因是脾虚气弱,气血不足,筋脉长期不得濡养,所以一旦遇到外邪其气血就更加无暇自顾,从而发生抽搐,甚至神昏。这种情况需要益气养血,健脾荣筋,而一般人用中成药也好、看中医也好,往往会和高热惊厥相混淆,滥用一些镇静、清心、解热的药物,比如羚羊角、紫雪散之类,很多都用错了,虚证当成了实证治疗,会引起体质日益下降。对这个孩子,笔者用了当归补血汤合四君子汤之类化裁,健脾益气养血,经过几次治疗,到现在一年多了这个孩子再感冒发烧再也没有抽风过,每次感冒就吃点中药都能轻松痊愈,体质越来越好了。当然,笔者也告诫其父母,以前常吃的像冰酸奶之类的东西一定要控制,调整好饮食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从上面的讲解可知,小儿感冒中的疑难情况多半是夹杂内伤因素,而内伤因素基本上都与平日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起居有关系。如果家长读了这篇文章能引起注意,在这些方面稍作调整,孩子以后的感冒应该会越来越好治了,体质也会越来越强了。
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证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黄。
健客价: ¥25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9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8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健客价: ¥20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6疏散风热,清热止咳。用于小儿感冒发烧,汗出不爽,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健客价: ¥15清热解表。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1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2疏散风热,清热止咳。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汗出不爽、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健客价: ¥19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9.5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3.8清热解表,止嗽化痰。用于小儿感冒风寒内热停食引起的头痛身烧,咳嗽痰盛,气促作喘,咽喉肿痛,烦燥不安。
健客价: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