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拆解一下“湿”、“气”二字。
“湿”:三点水右边一个“显”字。大量的水/水分显现出来即为湿。
“气”:其内涵丰富,然弱水三千,取“没有一定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一义。
“湿气”即:大量的水分不断呈现散布周身如看不见的蒸汽,在中医里是一种症象。感觉如梅雨天气,闭门宅居,全身不爽。
不仅“外湿”“内湿”还有“夏老湿”
“外湿”与“内湿”
“湿”,又称湿邪,分外湿和内湿。“外湿”是指气候潮湿、居家潮湿、外出涉水淋雨、经常水中作业等使湿气作用到人体,使正气虚弱或体质湿盛的人发生疾病。如淋雨后感冒发热。
“内湿”则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生理功能失常、体内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是“仓廪之官”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当脾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湿气由此而生。
“外湿”与“内湿”即独立又关联。脾虚的人容易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无论外湿或内湿,都有阻遏气机、伤人阳气和侵袭脾脏的特点。
为什么人人都是“夏老湿”
北半球的夏季炎热多雨、热蒸湿动,天气变化多端,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瓢泼大雨,变天比川剧变脸还快,人体最易罹患“暑湿病”。
吃瓜群众常说:炎炎夏日,这条命是空调给的。其实不然,空调救的不一定是命,给的却是病。因为夏日高温,热气逼人出汗,满身大汗吹空调让人体出现“骤然汗止”的情况,此时水湿之气停在体内经络、筋骨,肌肉等处,湿气无法排出体外,人体感到周身困重,四肢酸沉怠惰,有时还会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表现。
“夏老湿”是如何炼成的
湿气若堆积在下身腹部、腿部,它们和脂肪混在一起,让人看上去更胖,湿气若停留在胃肠,会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夏老湿”就是酱紫练成的。
脾虚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降,水谷得以下行,便于消化,脾主升,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到全身,两者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任务。“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它将胃部消化后的食物转化为人体的血和肉,因此脾与吃关系密切,吃的不好,脾就容易出现问题。
脾脏最忌生冷,西瓜、香蕉、梨、火龙果、冷饮、生鱼虾蟹等属于寒凉的食物,过量进食后容易损伤脾胃。脾虚了就没有办法排出来湿气,湿气在体内堆积则周身不服。
过食油腻、味重及坚硬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脾虚,如酒肉、糕点、坚果等均可加重脾胃的运化负担,生湿生痰。另外脾还怕撑,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也会损伤脾胃,进而导致体内湿气积聚。
此时,舌头如被水湿泡得又大又肿,覆盖着又厚又白的舌苔,边缘有齿痕。口中粘腻,拉出的粑粑里含有大量的水湿,也就是拉稀,便溏,大便不成形。
忧思多虑
脾脏位于人体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过度的忧思会损伤脾的运化功能,生活中思虑较重的人常常觉得吃不下饭,没有胃口。
居室潮湿
“脾喜燥恶湿”,湿气重的地方也容易伤脾气,影响食物的运化。好比广州地处岭南,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湿热气候,梅雨时节湿气尤为严重。因此,广东居民普遍难逃湿气重的困扰,甚至一些外地人到了广州以后,受到天气的影响,也容易出现各种脾虚湿困的表现。
如何告别“夏老湿”
拔罐祛湿
拔火罐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疏通气血,同时把人体内的湿邪、寒邪通过体表就肌肤吸拔出来,使人精神百倍,常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艾灸祛湿
艾灸是通过燃烧艾条对准皮肤穴位进行熏烤的方法。具有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艾灸能益气温阳,水湿为阴邪,常灸可使阳气充盛,祛寒除湿,畅通气血,调节脏腑的功能。艾灸时以局部潮红,自觉温热舒畅,直达深部,经久不消,停灸多时,尚有余温最佳。
没有什么是吃解决不了的
赤绿扁豆粥
推荐理由:此粥多数人可食用,尤其暑天口干饮多,神疲乏力,脘腹胀闷,甚至腹泻,小便黄的朋友,更为适合。但寒性体质或阳虚、气虚表现的朋友最好不吃。
食材:
赤小豆30克,绿豆30克,扁豆30克,大米120克,油、盐适量。
做法:
1、将赤小豆、绿豆、扁豆洗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
2、将赤小豆、绿豆、扁豆、大米一同下锅,加水适量,熬成粥状;
3、熬成粥后,加油、盐适量调味,即可食用。
4、无糖尿病者也可不用油、盐,改为适量黄糖、或白糖调味。
绿豆瓜皮粥
推荐理由:天气酷热,出现口干口苦,饮多,汗多,烦躁,头晕,神疲乏力,小便短少的朋友,不妨试试这款绿豆瓜皮粥。
食材:
绿豆50克,西瓜皮100克,大米100克,油、盐适量,或黄糖或白糖或冰糖适量。
做法:
1、将绿豆洗净后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待用;
2、绿豆、大米一同下锅,加水适量,熬粥,煮开后10分钟加入西瓜皮丁;
3、熬成粥后,加油、盐适量调味,即可食用;
4、无糖尿病者也可不用油、盐,改为适量黄糖、或白糖或冰糖调味。
金针黄豆鸭肉汤
推荐理由:出现暑天口干,精神不爽,脘腹胀闷,甚至泄泻,小便黄。此时应祛暑湿清热,不妨试试这款金针黄豆鸭肉汤。本汤性味平和偏凉,多数朋友都可饮用,但寒凉体质和高血脂、痛风的朋友宜慎饮用或不饮用。
食材:
金针菜(干品)30克,黄豆50克,鸭肉200克,油、盐、姜丝适量调味。
做法:
1.先将金针菜、黄豆洗净,鸭肉洗净斩件。
2.黄豆同鸭肉放入锅内,放适量水,武火煮开后,文火熬约15分钟;
3.再放入金针菜,再熬25分钟,放入油、盐、姜丝。
薏米淮山鸭肉汤
推荐理由:本汤性味平和偏凉,多数朋友都可饮用,但寒凉体质和高血脂、痛风的朋友宜慎饮用或不饮用。对于有“湿热脾虚”症状和无“湿热脾虚”症状的朋友都不妨试试这款薏米淮山鸭肉汤。
食材:
薏米30克,鲜淮山200克(干品40克),克,鸭肉200克,油、盐、姜丝适量调味。
做法:
先将鸭肉洗净斩件,薏米洗净同鸭肉放入锅内,放适量水,武火煮开后,文火熬约20分钟;
放入洗净切片的鲜淮山(干淮山不要后下),再熬20分钟,放入油、盐、姜丝。
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健客价: ¥17.5康祝拔罐器B12:随选穴(或部位)、治疗手法等的不同,能使人体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生血净血,活血化淤,疏通经络,扶助正气,祛除病邪,清热泻火,增强免疫功能,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且适用于多种需求人群,特别是对亚健康人群的使用更为显著。 伤湿止痛膏(天和):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关节肿痛。
健客价: ¥59.9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症见带下量多,色黄,阴痒等。
健客价: ¥21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症见带下量多,色黄,阴痒等。
健客价: ¥28补肝肾,益气血,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用于改善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痛,肢气肿胀,麻木不仁,酸软乏力,屈伸不利等痹证症状。
健客价: ¥198温中散寒,祛湿定痛。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血寒,行经腹痛。
健客价: ¥13散风祛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阻络,四肢麻木,周身疼痛,筋骨无力,行步艰难。
健客价: ¥23散风祛湿,活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无力,步履艰难。
健客价: ¥8中医:清热解毒,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腹胀、纳差、恶心、便溏;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傣医:别菲解逼,通喃补塔档细,兵沙把案。
健客价: ¥22驱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一般骨节风痛,腰膝酸痛。
健客价: ¥18疏风散热,祛湿通窍之功效。用于鼻炎、鼻窦炎属肺经风热及胆腑郁热证者。
健客价: ¥17.5本品功效为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健客价: ¥6.5清热、祛湿、化瘀、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赤白带下,量多臭味;宫颈糜烂见上述证候者状。
健客价: ¥5清热祛湿,行气逐瘀,通淋排石。适用于气滞湿阻型尿路结石以及震波碎石后者。
健客价: ¥43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2清热祛湿,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用于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属湿热下注证者。
健客价: ¥31清热祛湿,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用于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属湿热下注证者。
健客价: ¥18凉血,祛湿。用于血燥湿热引起: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糟鼻赤。
健客价: ¥16清热祛湿,活血通络定痛。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痹痛,症见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心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痛风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19解毒祛湿,杀虫止痒。用于湿毒下注之阴痒、带下;霉菌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5彝医:乌诺衣诺亚都格。中医:降脂化浊,化痰祛湿,活血通脉。用于痰瘀阻滞所致的高脂血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健客价: ¥26益肝滋肾,解毒祛湿。用于肝肾阴虚,湿毒未清引起胁痛,纳差,腹胀,腰酸乏力,尿黄等症;或慢性肝炎转氨酶增高者。
健客价: ¥29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散风祛湿。用于风湿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