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生活 > 中医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夏至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夏至

2017-08-26 来源:彭浦镇中医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盛夏暑热最使人伤津耗气,加之体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多集中于体表,胃肠血液相对不足,更易使老弱者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因此老弱者度盛夏应多吃清暑、益气、生津、易消化的食物。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夏至

  夏至

  夏至时斗指乙,太阳黄经为90度,时值公历6月21日前后。“夏至”顾名思义是阳极之至的意思。夏至正是盛阳覆盖其上,而阴气始生于下,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表示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将逐渐死去。

  暑热体虚,夏至防疰夏。

  “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暑热和体质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至”开始,有关“夏至防疰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风俗,近人胡朴安在《仪征岁时记》中记载道:“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拌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这说的便是豌豆糕,也叫豌豆黄,由于豌豆具有退火祛暑的作用,是很适合夏季食用的食品。

  饮食有节,顺应天时。

  盛夏暑热最使人伤津耗气,加之体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多集中于体表,胃肠血液相对不足,更易使老弱者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因此老弱者度盛夏应多吃清暑、益气、生津、易消化的食物。绿豆粥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莲子粥(莲子20克,薏米芡实各10克,白木耳少许)能滋阴养神,清热解暑,还能医治燥热失眠;紫菜汤(水发紫菜15克,水发冬菇50克,芦笋10克,味精、料酒适量)不仅能清暑热、补身体,对动脉硬化、高血压也有医疗作用;用茯苓、糯米制成的阳春白雪糕是胃肠虚弱之人补养之妙品;每天吃点带有酸味、苦味的食品,能防止出汗过多,对汗腺有收敛作用。盛夏强调老弱者饮食宜清淡,但过于清淡也不好,因为随着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钙和锌也会随汗液排出,老弱者盛夏适当吃些瘦肉、鱼类、蛋类还是很有必要的。

  夏季进补,亦有讲究。

  夏季饮食也可进补,关键在于选准时间,选准补品。比如鸭肉就是很适宜夏季的补品,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营养,而且能防疾病。奥妙在于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如低热、虚热、食少、大便干燥和水肿等,而这类疾病多见于夏季。如鸭与火腿、海参共炖,炖出的鸭汁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对病后体虚大有益处;鸭同海带炖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鸭肉和竹笋炖食,可治痔疮出血。

  以下介绍一些夏季可以常食用的食疗方:

  荷叶茯苓粥

  用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

  功效:此方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之功效。另外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

  兔肉健脾汤

  用料: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大枣30克。

  做法:兔肉洗净,与其他配料武火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煎煮2小时,汤、肉同食。

  功效:此方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

  荷莲丸

  用料:荷花210克,莲藕240克,莲子270克。

  做法:上三味采收后阴放半干,用锅蒸煮熟后晒干,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服1丸,早晚开水送服。

  功效:此方具有美容功效,可去除面部皱斑。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