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儿科 > 【中医儿科】--春季如何调理孩子的“脾”和“胃”

【中医儿科】--春季如何调理孩子的“脾”和“胃”

2016-12-14 来源:ZYZT_5200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当然艾灸肚脐,用艾火的药力养护脾胃,效果会很好!作者: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李玉霞副主任编审:彭家大小姐责任编辑:...


导读:脾胃为后天之本”,春三月为发陈之季,与肝相应,肝与脾胃直接相关,因此春季是调理脾胃的好季节,小儿脾胃病常见,本文论述了春季小儿脾胃病的特点和相应调理方法,快来学学吧!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规律,在春季调理孩子的脾胃也是重中之重,脾胃乃后天之本,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脾胃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由于小儿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水谷精气却较成人更为迫切,故常易为饮食所伤,出现积滞、呕吐、泄泻等病症。

1
脾胃虚弱的表现

  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品、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是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后引起。脾胃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出现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还有经常出现发作性脐周疼痛,时轻时重。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食欲虽好,但是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

脾胃虚弱偏内热则食欲不佳,大便干燥(两三天一次),此类患儿多因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

2
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预防脾胃虚弱家长一定要喂养得当,不过食肉类食品,避免伤食;不要滥用一些清热泻火类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以免苦寒伤胃;不过食零食等。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家庭用药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

脾胃偏内热的患儿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流质蛋白饮食如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家庭用药可选小儿化积口服液以达到清热消食的作用。家长要切记,切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3
保养脾胃的辅助推拿手法

1捏脊

捏脊疗法有良效,对于此类患儿,推拿捏脊有很好的疗效。具体做法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拇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推拿可调整胃肠机能,使人体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周流如常,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预防感冒、增强体质。对孩子来说,痛苦少,易接受。

2清胃

位置: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处,拇指根腕横纹,清胃由腕横纹推至拇指根。

功效:清胃热,降逆,治疗呕吐,厌食,腹胀,口气臭秽,消谷善饥等。



3补脾

位置:拇指桡侧赤白肉际由指端至指根,屈指由指端至指根为补脾,指根至指端为清脾。

功效:补脾能健脾壮气血,燥湿止泻;清能清热利湿健脾止痢。



4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坚持艾灸,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5揉肚脐,艾灸效果会更好

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此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当然艾灸肚脐,用艾火的药力养护脾胃,效果会很好!

作者: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李玉霞副主任


编审:彭家大小姐

责任编辑:陈柏财

编辑:小杂子






关注我们
欢迎关注中医杂谈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中医杂谈”
立足中医 面向基层
提升能力 坚持公益
分享佳作,让更多人受益
投稿邮箱:2330901299@qq.com








声明:本公众号所发方剂、案例仅供临床医师参考,不作临床直接使用。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合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