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儿科 > 预防佝偻病,补维生素 D 不补钙

预防佝偻病,补维生素 D 不补钙

2015-07-13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总有家长在微博上问我,给宝宝补充维生素 A+D 和维生素 D 有什么区别?维生素 D 要补到多久?除了补维生素 D,还要补钙吗?宝宝一般补鱼油和补钙到多大呢?宝宝到了两三岁,好多妈妈已经不给宝宝补了,为什么呢?

  另一个是饮食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鱼类、鸡蛋黄、添加维生素D的牛奶、添加维生素D的面包以及其他添加维生素D的食物。

  由此可见,造成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主要也是这两个方面:一是缺少阳光照射。阳光中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室外活动少的人,维生素D生成不足;高层建筑物阻挡阳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吸收了部分紫外线;冬季阳光照射减少,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二是饮食摄入不足。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少,如乳类(包括人奶及牛、羊奶等)、肉类等含量较少,谷物类、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

  补维生素D相对安全,不易过量中毒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2010年公布的数据,不同年龄人群每天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的量分别是:1岁前的婴幼儿需要400国际单位,1~70岁的人需要600国际单位,70岁以上的老人需要800国际单位。每日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量是指食物摄取、阳光照射、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的总和。不足的部分需要维生素D补充剂加以补充。出生两周后的婴儿就可以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补足不够的维生素D的量,但不推荐婴儿晒太阳获取维生素D,因日晒有导致婴儿患皮肤癌的风险。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达成共识:鉴于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孕期开始,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3岁。他们提出的建议如下:

  第一,孕妈妈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女性宜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D400~1000国际单位。使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合剂时,应避免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每天摄入量应小于10000国际单位。

  第二,婴幼儿应该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到每天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

  第三,婴儿(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儿)出生后两周每天摄入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至两岁。400国际单位的补充量应是食物摄取、阳光照射、维生素D补充剂、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的总和。如婴儿每天摄入500毫升添加了维生素D的配方奶,可摄取维生素D约200国际单位,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夏季户外活动较多时),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

  第四,高危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就应该每天补充800~1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3个月后改为每天400国际单位。

  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医学专业委员会给出的每天摄取维生素D的推荐量都是总量,因此对于饮食习惯和户外活动不同的个体而言,维生素D补充剂使用的量是因人而异的。鉴于今年开始中国的食品规范标签标识,大家在吃东西的时候可以根据标识计算一下维生素D的量,由此估计需要额外补充的量。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2010年的数据,人体每天能耐受的维生素D的最大量也因年龄而不同,具体数值见下表。

1 2 3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