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和色弱有“补救”方法吗?对于先天性色盲,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后天性色盲和色弱,一般随着原发病治愈,可以改善或治愈,如:白内障引起的辨色力减低,可以考虑做白内障摘除手术,视神经炎引起的色觉功能障碍,可以抗菌或抗病毒、消炎、神经营养治疗。
色盲检查图是一位叫石原氏的日本人发明的,得名于它的发明者,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原忍。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如能辨认三原色都为正常人,三种原色均不能辨认都称全色盲。辨认任何一种颜色的能力降低者称色弱。
色盲和色弱通常都是先天遗传的,后天性色觉异常比较少见,多半都是视网膜有了病变的后果。色盲这种病能够遗传,通常男多于女,发生率在我国 男性约为5%~8%、 女性0.5~1%。
在正常环境下长大的猴子能够成功完成这项任务,而在单色光环境下成长的猴子却挑不出颜色一致的卡片。在对后一组猴子进行相应的训练后,研究人员发现它们仍然没有正常的色觉。
色盲是一种性连锁遗传的先天性异常。根据遗传分离定律可知:父亲正常、母亲携带色盲遗传基因时,如果所生的时女婴,则正常或是基因携带者;如果所生的时男婴,则有半数的几率是色盲。
色盲多为隐性遗传,如父亲有色盲可通过女儿传给外孙。病因主要是由于视网膜上视锥细胞缺少三种感觉色泽的物质而造成的。如缺少红色的感色物质时,就产生红色盲,缺少绿色的感色物质,则形成绿色盲。
对于色盲色弱的治疗,在英美国家,用红光刺激疗法治愈率为35%;日本用生物电疗法治愈率为49%;还有的国家用色光训练法也能治愈。在我国,则是用综合疗法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