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体感知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人们所获得的外界信息有83%是靠眼睛完成的。然而,眼睛又是暴露于外界的最精密、最脆弱的器官,许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损伤,均可直接或间接损伤眼睛甚至导致失明。据眼科流行病学调查,全国每年发生眼外伤约500万~1200万例,眼外伤患者占眼科住院患者总数的16%~35%。
眼外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大多瞬间发生,现场自救及救护是日后能否复明的关键。眼外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性眼外伤,即由锐器或钝器所致,主要有眼球穿通伤、眼球破裂伤及眼内异物伤;另一类是非机械性眼外伤,即由化学物品、高温及辐射所致,主要有碱、酸、热灼伤。眼球穿通伤多表现为热泪流出及视物模糊,眼球破裂伤多表现为流血流泪及视力丧失。因此,当确认眼部受到伤害后,首先是护住受伤的眼球,但千万不要再揉压眼睛,哪怕是很小的压力,都可导致眼内组织及眼内容物自伤口处脱出于眼外,加重眼部的损害。其次将伤者的健眼用手遮住,以此判断一下受伤眼能否看清物体,并迅速向有眼科的医院转送。笔者曾遇见一例眼球破裂伤的患者,在转送过程中,非眼科医生给患者一个大棉球,叫其压在眼球上,当患者就诊时已有大量的眼内组织自伤口处脱于眼外。这样做加重了眼睛的损害,给手术复明增加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