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膜的三层是这样形成的:
1、脂质层:占泪液的1.4%,厚约0.1um,由低极性的胆固醇脂和蜡质组成,熔点低,32°变成液态,主要由睑板腺分泌形成。
2、水液层:又称浆液层,占泪液的98%,厚约7um,是泪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98.2%为水,1.8%为固体成分,主要是无机盐、溶菌酶、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由反射性泪腺和结膜浆液腺所分泌。
3、黏蛋白层:又称黏液层,占泪液的0.6%,厚约0.02~0.05um,主要成分是黏液素,由结膜杯状细胞、Henle腺和Manz腺分泌。
泪膜各层的功能
1、脂质层:是泪膜最表面的一层,他在泪水前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脂层,起到锁住水份不蒸发的作用。
2、水液层:起到清洁、润滑、营养、保护眼表的作用。
3、黏蛋白层:他混合在水液层中,起到生物铆钉的作用,将水牢固的钉在角膜的微绒毛和微皱襞中。
泪液为什么要在眼表面形成泪膜呢
1、眼球前面是暴露的:各种异物、微生物、灰尘、烟雾、有害光线都能进犯和伤害眼表,泪液里含有抗微生物成分,泪膜可以留住他们以保护眼球表面免受伤害。
2、角膜(黑眼球)是一个+43D的生物光学眼镜,生物的就需要营养(如氧气、葡萄糖等),水是流动的且受重力和泪道的虹吸作用影响,无法长时间停留在眼球表面,泪膜的脂质层锁住水份,也就锁住了营养。
3、角膜表面并不光滑,表层上皮细胞壁上的脊样突起---微绒毛和微皱襞会使摄入眼内的光线杂乱无章,无法聚焦到视网膜的黄斑区清晰成像,泪膜可以填平这些沟壑,在角膜表面形成泪液镜。
4、眨眼可以推动泪液清洁眼表面,同时也会磨擦眼表面,泪膜可以在睑和球之间起润滑作用。
泪液动力学的四个过程
1、泪液生成过程:泪膜的成分主要由睑板腺分泌的脂质、主副泪腺分泌的水样液和眼表上皮细胞分泌的粘蛋白组成,三种成分的质和量维持动态平衡和比例,任何成分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都会导致干眼。
2、泪液分布过程:泪液通过瞬目使之均匀扩散至眼表面,瞬目由反射弧完成,角膜知觉、眼睑解剖结构和第5、7脑神经功能正常,泪液在眼表的涂布才正常。眨眼不完全会导致干眼,5、7脑神经受损时,不仅会有严重干眼,还会出现角膜上皮缺损和暴露性角膜炎。
3、泪液的蒸发过程:脂质层调节着正常泪液的蒸发过程,脂质层异常会导致蒸发过强性干眼。
4、泪液的排泄过程:大部分泪液清洁眼表后经泪道系统排入鼻腔,各种原因引起泪液排泄延缓(如结膜松弛、眼轮匝肌功能降低等),会导致泪液排出延缓性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