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与其他普通眼疾类似,一些患者因延误治疗而致盲,因此被称为“视力小偷”。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应遵循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原则,特别是高危人群(如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人、糖尿病患者、有眼外伤史等人群),更要定期进行眼部细检查!
除此之外,预防青光眼,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尽量避免在黑暗环境长时间用眼、长期低头伏案、情绪大起大落等。由于早期青光眼患者缺乏典型症状,很多年轻人容易将它误认为是工作劳累所致,自行购买眼药水来滴,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市面上很多眼药水中都含有激素,长期反复随意使用含有激素的眼药水容易引起激素性青光眼,导致严重后果发生。
青光眼发病,和眼压异常有关
简单来说,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视盘(曾称视乳头,见上图)凹陷、视野缺损,随着病情的恶化,最终可能导致失明,后果很严重。
在青光眼患者眼中的视界是这样的这还是早期的,病情越重,看到的视野就越狭窄,就像正常人透过纸筒看东西一样,想想都难受。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更关心血压,因为大家都很害怕高血压、糖尿病,可眼压就没什么人会惦记着去查一查。眼压增高可以导致视盘出现大而深的凹陷,造成视功能受损,引发青光眼。眼压增高持续时间愈久,视功能损害愈严重。正常人的眼压为10~21mmHg,超过24mmHg就是病理现象了,所以大家做眼检时要特别留意这一指标,多花一两分钟测测眼压。
眼压的增高也是有原因的
青光眼眼压增高是房水循环的动态平衡(如下图)受到了破坏,还有少数是由于房水分泌过多,但多数还是房水流出发生了障碍,如前房角狭窄甚至关闭、小梁硬化等,这时眼睛就相当于一个水库,排水口出了问题,水不能正常排出,里面的环境就恶化了。
注意!青光眼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有的青光眼患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有的青光眼发作时,会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很容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神经系统疾病,另外,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容易与急性结膜炎相混淆。
所以为了及早发现青光眼,专家建议普通人群40岁后应每隔2-3年检查一次,60岁后应每年检查一次。青光眼高危人群,如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人、糖尿病患者、有眼外伤史等人群,更应高度重视眼科检查,最好35岁以后就每年筛查一次。